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9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丽雅交待今天的两节语文课用来第四单元考试,可因为打印室的机器坏了,所以只能临时准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备课如果是有感觉的话,时间少点也不要紧。今天就是这种情况。

我先初步理清了课文头绪,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将这位父亲形象借助课文语文语言铭刻在孩子的心里。如何分层落实呢?

一.感知背景,进行铺垫

关于地震,孩子们是没有生活体验的,但对此又并非零起点。他们在影视作品、报刊杂志或是课堂学习中对此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应是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课堂切入的谈话也就从地震开始了。接着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了解这场大地震。从对地震的一般了解到具体到某一次地震的理解,学生对于地震本身灾难性的认识已有质的飞跃。这为进一步阅读文本中的故事,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内心有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直面父亲,浓墨重彩

父亲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但作者在描述中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态度。文中唯一带有强烈个体情感倾向的就是结束时“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的表达。我想这也是作者在写完整个故事之后,无法自抑的流露。作者对这位父亲最重彩的描写就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作者从时间的长度,父亲的外貌,他人的行为等角度将一个偏执得有些发狂的父亲作一个细致的描写。在这里,“36小时”是个怎样的概念?那是整整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的漫长,那是学生两个星期的课时量!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父亲在不断地挖着,在一片废墟里,又有着怎样的困难与危险啊!或是余震不断,或是塌方连连……每一次危险都可能是致命的!在这里,我采用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这段文字读懂、读活、读厚、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三.旁敲侧击,映衬烘托

在这一场灾难中,在这一片废墟里,其实还有很多家庭、很多父母都有着同样的遭遇。难道说他们都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或是爱的不够深吗?为什么会只有这一位父亲孤军奋战呢?不是的,那是面对一片废墟,凡是还有一点理智的人都能看到,生还的可能几乎是不存在。所以,很多父母“绝望”地离开。好心人的一句“太晚了,没有希望”是多么辛酸的无奈,消防队长与警察以专业的眼光作出理性的分析:“这里太危险”!但是,这些所有合情合理的规劝都无法使父亲放弃一个没有理智的行为。“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一次又一次语无伦次的回答,执着得近乎固执的追问,让我们看到此时所有一切的理性思考与客观分析都不存在,占据他内心的只有那父子之间曾经的承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这里,通过师生的对读,引导学生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深切地感受伟大的父爱超越一切!

整个设计简单、朴实,紧扣语文本质,紧贴情感共性,带领学生经历一场深刻的爱之旅程。

后记:我瓯海的一位同学也研究过这一课,课后在网络上找到她的反思,没想到与她的上课思路基本一致。反思里的很多语句也就借用了她的语言。真有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欣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梅花
可爱的鸡蛋花
桔子
我家的仙客来
小狗
菊花
观嗅觉兰
小松鼠
小乌龟
院子里的银杏树
我家的大黄狗
小白兔
喇叭花
西瓜的自述
柚子
浅谈班主任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诱思质疑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工科院校增强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几点思考
论析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的构建
变换角色,演好育人这出戏
新政治经济学与交易费用经济学(1)
关于卫校护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
邓小平对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
浅谈我国傍名牌现象(1)
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的创新价值及其启示.(1)
吉林省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与提高能力对策研究(1)
浅析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绩效的关系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体育教师素质的缺失及补救措施
融资融券业务浅析
《落花生》教学杂谈
作文:赏《落花生》
作文:读《落花生》有感
再看《落花生》
注重积累 训练思维──《落花生》造句训练示例
《落花生》课后题解
《落花生》案例赏析
鸭子?天鹅?──谈语文教师对课文内涵的把握和处理
为“让学生自己留点作业”叫好
《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花生“落“下来没有──三种教法折射出的理性思考
《落花生》真的过时了吗
《落花生》教学后记
《落花生》教学实录
作文:学《落花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