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析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的构建

论析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的构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6

论析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的构建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生命;生命观;思想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从青少年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当前学校教育对生命观教育的严重缺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两课”,有必要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的研究。通过生命观教育内容的初步构建及应用,引导大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热爱生命,积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有利于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中小学、大学学生危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的事件。这些个案虽不足以反映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真正状况,但是至少从大学生在现实中对待生命的态度说明了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观念存在着问题,特别是当这些个案都带有某种共同的性质时,问题就有了一定的普遍性了。因此,对于高校的教育者来说,对生命的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问以及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的缺乏也就急迫地凸显出来。

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富裕程度要远远超过传统人,为什么自寻死路者和残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却要大于传统社会?当然,这些现象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精神和心理学疾病;突遭重大的人生挫折;再者还有寻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陷于绝望之中等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社会物质生活无论是质量还是方式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当整个社会趋于过度的和精巧的物质享乐生活方式,并且这种方式得到了充分的渲染和认同时,使大学生对人生和生命的看法有了改变,他们认为只有站在万人之上,有鲜花和掌声,或者紧跟着时尚的体验及享受的才是成功,才是值得追求的。这种对人生的片面的理解导致了,一旦不能如此成功,他们就会感觉生命的无意义,从而放弃生命,或者是他们在追求这种成功的过程中,会不择手段,甚至夺取他人的生命。于是,当旧的价值观已经不适应现实,而新的价值观又尚在建立之中时,许多毫无准备的人尤其是大学生对新的生活方式感到措手不及。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的发展要求精神也得到提升,这是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我们所知,人类存在的奥秘并不在于仅仅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而活着,而且更在于追求精神意义的活着。所以,对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来对其进行引导。有了正确的生命观,才会正确地看待人生的诸多问题,如工作、学习、家庭、成功、失败,还有物质与精神生活,生与死等。

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的“两课”教育,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现实意义在于:通过生命观教育内容的初步构建及应用,引导大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热爱生命,积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有利于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研究层面与视角

对生命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众多学科关注和探讨的问题。除哲学、神学外,还有生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物理学、环境学等。尽管各门学科从本学科的角度对生命问题予以多重维度的探讨,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课”这门学科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将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的研究分为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形而上的层面,即宗教和哲学;一是形而下的层面,即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之所以分为这两个层面,是因为“生命”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命是指:生物体所具有活动能力。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蛋白质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不断地跟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狭义的生命主要指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有别于其他生物体的生命,在于人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存在物,而且还是寻求意义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物质生命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精神生命过程。作为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生命是可经验实证的对象,是生活中的肉体的物质过程的自然现象。我们可以体验自己和他人的出生、成长、死亡等客观自然的生命过程,由之产生生命构造、生命机能、肉体死亡等问题,这些需要医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来解释或解决,属于形而下的研究。生命之于人,除了上述可经验的含义外,同时,作为精神生命的过程,没有人可以感知和体验他人的精神生命状态,诸如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灵魂等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永远不是以经验实证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能回答的。在此意义上,正是由于生命的超验性质,使它成为哲学和宗教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经验的生命和超验的生命这两个层面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正是人们对肉体自然生命过程的经验,才感知生命的有限,从而产生忧虑和恐惧,这种忧虑和恐惧不在于肉体所经受的痛苦,而在于对死后的绝对虚无的恐慌,于是人们开始寻求生命的不朽,即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和意义,进行生命的形而上的思考。同时,人们对生命的形而上的思考也不仅仅是纯粹的玄学思考,而恰恰在于基于人终将一死这个不可避免的可经验的事实,给予人们以生的指导,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生活,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由此启发,我们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主要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相互沟通,兼容并顾,从哲学中汲取思想成分,用于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内容研究与教育实践。"

另外,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的研究,在于以“生命”作为核心范畴,构建生命观教育内容体系。笔者认为,所谓“生命”是人的生与死的过程,“生命”所言之“生”,包括生命、生活与人生三个部分,“生命”所言之“死”,不仅指病理学上肉体之“死”而且主要指死的观念与意识。过去,人们把生命仅仅理解为“生”,这过于狭隘,实际上生命不仅是指人的有机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还包括对生命有机体的死亡的理解。死和生一样,不仅是人的“一个”规定性,而且成为了人的最本质的规定性,成了人生性质的重要因素,生与死构成了生命的不可分离的一体两面。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死亡是人的最本己的可能性,本真存在是“向死而在”②生命的意义必须借死亡的意义才能彰显出来它的终极深意。所以,有见于“生”而无见于“死”,属片面之见;有见于“死”而无见于“生”亦是片面之见。只有结合二者,才能达到学理上的全面性和正确性,即从生的视角看死亡,从死亡的视角看生命。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之“生”和“死”并非位于人生的两个端点,而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所以,本课题对“生命”的范畴的界定就在于弥补传统对“生命”理解的局限性,从“生”和“死”两个视角来理解“生命”,力图帮助大学生树立全面的“生命观”,即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帮助他们对死亡的理解,探讨如何消解死亡对他们的负面影响,而光明正面的影响和促进他们热爱生命、显示生命的意义,提升人生境界。

三、研究现状

1、历史与现状

在中国先秦至今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都对“生命”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各自的生命观。儒家认为,宇宙本质是“生生”,“天地”有“好生之德”,即创生万物,亦长养万物。人应该有“生生不息”之精神,珍惜生命,注重人事,修养心性,以配天德。所以,儒家重视生命,对死亡避而不谈,孔子告诫人们“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在这种生死观念下,儒家认为“仁”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因为“仁”的本质就是“生生”,它恰好也是宇宙生命的本质和存在,人们在行动中达到与之合为一体,即解决了“生”之问题,也解决了“死”之问题。因此,儒家以道德价值的实现作为解决生死问题的关键。孔子“朝闻道,夕可死矣”。在儒家看来,人的肉体是会腐朽归于天的;但人可以通过生前的努力,立德、立功、立言,则可达到不朽,这恰恰是对死亡的跨越,是“仁”的“生生”之桥梁沟通了生与死。从根本上说,儒家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生死观,确实可以树立一种死后的崇高目标来给人生确立一整套价值准则,为人的生活提供理想和规范。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儒家对生命精神价值的推崇有点过头,他们在高扬精神的道德价值时,常常忘记了人还是一种生物体的存在,在精神需求之外,仍然会有许多物欲的产生。道家与儒家一样,重视生命,对死亡避而不谈。冯友兰先生说过“道家的出发点就是舍生避害”即保全生命,排除威胁生命的各种力量。其基本观念是:人的生死,犹如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人应顺其自然地生,顺其自然地死。道家的生死观体现在生活中就是,人活着应该修身养性保养生命,达到“保生”的目的;又需要通过不问世事,摆脱人际社会的关系,不管外界事物等方式,以便“身”不受任何外在损伤,这就叫“全身”。由此可见,儒道两家都追求精神生命的“不朽”。但儒家主张积极人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即通过建功立业的实际活动来达到“不朽”。而道家却认为人们只能通过“心齐”、“坐忘”,在精神境界上摒弃生死的区分,与大道合一,达到“死而不忘”,从而派生出纯精神养炼不问世事的人生态度。

儒道两家这种重生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学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但他们对死亡问题的极力避讳,是其思想的一个缺陷。

2、国外研究现状

四、比较与启示:建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体系

以上对中国社会生命问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西方社会对该问题从经验和超验两个层面的研究作了简要的描述,其目的在于从以上成果中获取启示,汲取营养,从而建构起为现代社会所需的科学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理论体系,并使之对现实社会生活发挥出良性的干预作用。

第一,明确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学科特点,消除与传统的人生观教育存在的模糊性。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来实现,其内容丰富,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也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内容。实践证明,以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但对生命、死亡方面的教育内容却相对较少,缺乏对生命的道德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因此,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地增加新内容,试图建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其内容应吸取哲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由此也决定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的综合性特点,但同时本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又有其特殊性,使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辨证地认识本课题的以上特点,是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的前提条件,夸大其特殊性,或强调其综合性都将使其研究误人歧途。

第二,克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的平面化弊端,拓展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传统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大量地一般性、综合性原则结论代替生命的问题的深人挖掘,仅从观念上谈人生问题多,而很少涉及人生实践操作的,不免使人有虚玄之感。所以,只有深人到生命观内容的内部结构之中,以大量的社会调查及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生命观教育内容,从而避免泛泛而谈的平面化研究。

第三,借鉴西方生命观研究的合理因素,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的理论层次。特别是从西方哲学中唯意志主义学派、存在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和现象学学派关于生命问题研究中,借鉴其范畴、概念的概括性和充足性,研究方法的成熟性和联贯性,真正提高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的质量。

第四,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把其作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的重要理论资源,正确地发挥其作用的合理性,在各个层面上找出其为当今社会所需的合理因素,增强本课题的研究的历史底蕴。

当然,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建构具有相对性和暂时性,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一方面是因为笔者是从某一个或一些观点出发而形成的一种研究构思,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决不代表唯一的可能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会出现新的关于生命问题的社会现象,从而又会产生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生命思考,所以,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聪明的猫
大树的卫士
森林里的神医
我们的教室
小雪花
我爱我班
爬山
这算啥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下雪了
自我介绍
给奥运冠军的一封信
日记一则
2009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范文
入党申请书实用范文
09年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申请书
一篇非常正规的入党申请书
大学入党申请书范文最新版2009
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申请书
2009入党申请书范例
入党积极分子3月份入党申请书
解读共产党宣言 递交入党申请书
3月份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文
第一次提交的入党申请书
09年3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牢记党史,表入党决心
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申请书
大学生感情真挚的入党申请书
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探索
钢琴伴奏在演唱中的关键性刍议
简析西方音乐的内在精神
声乐演唱歌曲分析的价值
探宋代城市世俗音乐的发展
以革命歌曲培养人文素质的路径
世界发达城市轨道交通三大发展趋势
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综述
对国内音乐的历史与现况简析
我国农产品物流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钢琴即兴伴奏的技术与方法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辅助电源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古诗词歌曲演唱的文化特质
浅谈山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快乐的节日》练习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荷花》教案
《黄山奇石》教案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教案
《草原》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
《回声》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燕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