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白杨》教学设计二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短小精悍,寓意深刻。一个设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非常巧妙地告诉我们第14小节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三句话,话中有话,含义深刻,那么怎样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突破教学的难点呢?
一、初读,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教学伊始,我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三句话,用“。”画出重点词语。学生读后,画出直、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接着我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白杨树的特点:
(1)直;(2)适应性强;(3)不怕困难。
二、细读,体会白杨树的精神
在学生初步感知白杨树的特点后,我让学生再细细体味三句话中的每个字每个词,设计一些练习,让他们体会白杨树的顽强和奉献精神。
1、比一比,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a)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b) 白杨树很直
2、把句子补充完整,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你读出了白杨什么精神
( ) ( )
a) ( )需要白杨,白杨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 ( )
b) 当风沙狂吼着袭来时,白杨( ).
当雨雪冰冷地落下时,白杨( ).
当干旱煎熬着大地时,白杨( ).
c) 你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学生在这样的细读练习后,深深地体会到白杨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喻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巧读,借下文体会白杨的表白
在体会到白杨树的高尚品质后,我巧妙引读15小节,过渡到16、17小节,默读后让学生说说,从这几个小节,你们读出了什么?
a) 爸爸在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
b) 孩子们暂时还不懂爸爸所表白的。
接着,让学生填空后自己在16小节中找问题。孩子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不知道( ),孩子们只知道爸爸这次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再念中学,不知道( ),孩子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不知道( )。
填空后总结成两个问题:
a) 孩子们不知道新疆那么荒凉,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
b)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
然后让同学再读第14小节,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从这里找答案。学生读后,找出答案:爸爸就象白杨一样,戈壁需要他,他就来到戈壁,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地建设戈壁:爸爸决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们也象他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也带来。
四、诵读,引起学生共鸣
语文教学,教师要善于借文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起情感共鸣,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啊、三句话,既写了物的品质又赞了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最后我就借诵读启发学生:同学们,这短短的三句话,更包含着爸爸--一个边疆建设者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精神。还包含着他对他的孩子,包括我们的无限希望。让我们把它背下来,把自己的回答化为最深情的语言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你校园
- 叔叔加油
- 春游
- 给小红的留言
- 讲故事
- 我长大了
- 介绍我的家
- 老师夸我写的好
- 日记
- 我很难过
- 小鸡过河
- 要开奥运会了
- 我下了水
- 玩水球
- 给爸爸妈妈的留言
- 贴牌战略的优势与劣势比较研究
- 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 基于动态能力战略观的企业资源层次结构和演化路径分析
- 论高技术企业的战略性技术转换决策
- 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策略
- 精敏供应链及其战略实施
- 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模式探析
- 竞争优势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战略探析
- 改进物流绩效的战略框架思考
- 移动通信品牌提升策略研究
-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的企业发展策略探讨
- 我国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融合研究
- 从双向规模经济谈企业蓝海战略的实施
- 企业战略全面预算及信息化管理
- 经理人薪酬差距设计的战略依赖性分析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解读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案例及评析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案例反思
- 《金色的草地》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后记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感悟
- 课后思──《我们的民族小学》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解读
- 《金色的草地》参考资料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 《我们的民族小学》案例反思
- 利用有效方法 诱发学生兴趣──《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 换一种问法──《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