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后记
翻新时间:2015-12-12
《童年的发现》教学后记
《童年的发现》虽然是略读课文,但因为课文的语言和故事情节都充满童真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我在上课前以为学生自学时一定有话可说,我也就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
于是,整堂课都是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进行:
开始便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课题的板书,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提出两个问题:①你从作者的发现过程中能发现什么?②对“我”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学生便开始分组读议。
借用文中的一句话“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我想说孩子的领悟力也是惊人的。他们在阅读时能从文中领悟出许多让人欣喜的东西,像沈志伟谈对课文最后一句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的理解时认为这是我的自嘲;盛建平则能引经据典地联系到中外一些科学家的遭遇。但在同学们叙述、争论时,我总感觉到不够尽兴。学生的一些感悟好象都程式化,所说的都与教学参考差不离,似乎与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离。
我想要的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哈姆雷特。
反思这堂课,没有正确处理好课堂上的老师引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是症结所在。像这样的课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该如何理解学生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觉得老师还是应该学会在课堂上“寻找矛盾”、“挑起矛盾”。
这里给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问题: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了,老师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课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组读议的过程中,教师该提出怎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更深入,以至于“能够尽兴”呢?这就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怎样发挥才能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不会降低任务水平,真正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作更进一步的探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读书的乐趣
- 我谈"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 成长日记
- 打开青春的天窗
- 珍惜青春
- 朱熹是怎样读书的
- 青春之歌
- 好读书,读好书
- 好书伴我成长
- 座位
- 给读书一个理由
- 一千个读书的理由
- 青春没有规则
- 青春?!
- 读《小城三月》有感
- 建筑防火分区常见问题成因及对策
- 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资料管理
- 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分析处理
- 某工程脚手架计算书
- 建筑施工之监理信息与监理档案管理
- 浅谈建筑施工测量的监理工作
- 测量实习报告总结
- 国内建筑设计师的四大问题
- 房屋建筑工程验收流程
- 浅谈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问题和措施
- 土建施工经验总结(学习)
-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深圳实习纪录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方案
- 《检阅》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检阅》 范文习作
- 《争吵》 考点练兵1
- 《争吵》 知识点精析
- 《争吵》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检阅》 教案讲义1
- 《争吵》 考点练兵2
- 《争吵》 重难点分析
- 《检阅》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争吵》 作者简介
- 《检阅》 训练素材
- 《检阅》 教案讲义2
- 《争吵》 教师语录
- 《争吵》 范文习作
- 《检阅》 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