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8
《晏子使楚》听课摘要
说明:教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临时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故只能以摘要的形式记录课堂教学的大致情形。仅供参考。
教学过程:
一、由语言训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指导学生用“子”组词:子孙、子女、子弹;孩子、果子、燕子;晏子、孔子、孟子、老子等(经教师归类整理为三类)。
师:观察这些词的读音,你发现了什么?回家查字典,了解“子”的意思。重点观察第三类,为什么有“孔子、晏子”这样的称呼?
生:男性、对有学问、有贡献的人的尊称。
师:(启发)对有贡献的袁隆平能称“袁子”吗?
生:(有所感悟)是古时候对有知识有贡献的人的尊称。
师:我们知道孔子、孟子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为什么也称“晏子”呢?他肯定也有其特殊的地方,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大家愿意读课文吗?
二、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读书的收获
师: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礼尚往来是正常的,而晏子出使楚国是怎样的呢?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概述晏子出使楚国经历的三件事情,并以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作结。
师:从这以后,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
生:是晏子的聪明机智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师:(启发)是晏子与楚王两人之间的争斗吗?
再读课文,看看晏子使楚发生了哪些事情。
假如你是晏子,不让走城门让你钻狗洞,你会怎么想?
(经过老师多次启发,学生仍然不能感悟课文的深层含义,于是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学生分角色表演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创设情境体验当时晏子是怎样想的。)
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的表演体验,逐渐使学生感悟到晏子出使楚国,是代表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与楚王个人之间的争斗,既要让他们打开城门,又不能失掉齐国的国威,做到了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三、四段仍采用以上方法,通过读书、表演、讨论,感悟课文的深刻含义。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查资料,写有关晏子的小故事。
板书:晏子使楚————维护国家尊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日出
- 菜场里的小镜头
- 童年趣事
- 假如我是一位奥运火炬手
- 圣诞节的起源
- 夕阳
- 五个指头的对话
- 难忘元旦
- 日落
- 未来的一天
- 猴馆
- 童年的事
- 我和猴子
- 小猴
- 成长的烦恼
- 村委会选举中的乡村关系和乡村民主的治理化
- 对贿选说不
- 尤努斯小额贷款思想对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农村城镇化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 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失范的宏观体制根源
- 乡镇债务:政治学的分析视角
-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与对策
- ##市2005-201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纲要
-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
- 加快大发展 建设新农村
-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促进新农村建设
-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试论《居组法》与《村组法》合并的必要性
- 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渠道探索
- 她是我的朋友
- 《窗前的气球》成语积累
- 《窗前的气球》词语解释
- 老师住院了
- 朋友是什么
- 《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 《假如》探究活动
- 报晓的公鸡
- 我给奶奶送阳光
- 《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
- 争吵
- 表演入境 情景交融──《窗前的气球》教学片断
- 《窗前的气球》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班上的好伙伴
- 《窗前的气球》好词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