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4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4.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德育渗透点】
1.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美育渗透点】
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设计思路】
通过启发点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读感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讨论交流、深入探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了《狐狸和乌鸦》的有趣故事。后来又学习了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请问,在你的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请三、四名学生说。可以谈对狐狸的印象,也可以讲狐狸的故事。)
看来狐狸在大家的心目上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平反”了。
2.板书课题:11*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A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角色?B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正太郎做了哪些事?C当正太郎失足受伤时,狐狸们是怎么做的?
2.读后讲讨论交流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板书:
小狐狸
喂奶 要回
咬木桩 放归 树林
喂食
老狐狸 正太郎
搭救
3.根据板书,让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过渡谈话:刚才同学们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认真地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但请大家记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除了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把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组讨论。)
2.分组讨论:A老狐狸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狐狸?B正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亲密关系,并能得到狐狸的救助?C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D课文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
3.讨论后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适当播放多媒体课件。)
4.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给狐狸“平反”了。老狐狸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狐狸,使我们明白,动物之间也像人类一样有着不可割舍的亲情,尤其是作为父母的老狐狸对自己的孩子小狐狸非常关心和爱护。(动物如此,何况人呢?)另外,我们还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
四、读写结合,升华主题
1.启发谈话:是的,能够回到属于自己的家是多么幸福的事。请看看这幸福的一家。(出示图片)
2.看到如此幸福的一家,你会想到什么?请以《相亲相爱的狐狸一家》为题,续写这个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发卷之后
- 我最难忘的一天
- 最可爱的人
- 秋天
- 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 一双小手
- 交通堵塞(童话)
- 一张有趣的照片
- 碎花瓶的秘密
- 我的自画像
- 狐狸和小猫
- 海潮
- 美丽中区花园
-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 过年
- 简析我国职教教师资格制度有效性研究
- 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 试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考核方法的改革
- 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 试论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环境研究
- 关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 关于职业能力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转型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 试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的思考
- 简论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难及对策
- 关于高职院校实践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
- 关于高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合法性”探究
- 试论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 试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简论高职应立足职业特色加强职业人文教育
- 《〈诗经〉两首》结构分析
- 《〈诗经〉两首》课文简析
- 《〈诗经〉两首》中心意思
- 《〈诗经〉两首》多义词辨析
- 《〈诗经〉两首》词类活用
- 《氓》译文
- 《〈诗经〉两首》题解
- 《〈诗经〉两首》课文评点
- 《〈诗经〉两首》写作借鉴
- 《〈诗经〉两首》写作特色
- 《〈诗经〉两首》鉴赏点示
- 《氓》和《采薇》导学
- 《〈诗经〉两首》特殊句式
- 《采薇》译文
- 《〈诗经〉两首》词语古今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