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个“疑——思——学”的读书顺序,揭示了学生求知规律,也启示我们教师要把“疑”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去。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巧设疑问,以疑激学,让学生在疑中思,思中学,学中疑,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谈谈我是怎样运用这个“疑”字来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
(一)设疑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课文通过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赞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壮烈精神。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教学时可扣住这个“壮”字进行设疑。
新课伊始,在揭示课题时,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
2.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呢?(造成悬念,激发兴趣)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急于读课文,去寻求答案。
(二)思疑
这个层次的教学是学生从分析问题过渡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思维待以发展和提高的好时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思疑解惑呢?现代认识学派认为:“教师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现成地告诉学生,而必须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去内化。”教学中,紧扣“壮”字这个疑点,抓住文中体现“壮”的语言、动作和心里活动,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分析探讨,多方品味,让学生在议中思疑,思中释疑。
1.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什么?
2.五壮士是怎样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表观了什么?
3.准备转移时,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他们选择了哪一条?为什么?
4.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后,是怎样高喊着口号与英勇跳崖的?这表现了什么?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引导学生逐层品味,步步深入,体会五壮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壮志”;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壮行”;面对生与死两条道路抉择时的“壮举”以及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烈”。这样,学生对五壮士“壮”的光辉形象便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三)质疑
这个层次的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课文内容和中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着眼全文,围绕“壮”字这个中心,把还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和点拨,主要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去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五壮士“壮”的内涵。
设疑教学,能使每位学生的学习真正指向自己的疑难处,而且疑难问题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现成小广告众生相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女娲补天
- 白马涧一日游
- 敬佩的老师
- 一张盗版cd的自述
- 我上六年级了
- 一双手
- 遵守交通规则
- 亲情
- 最后的六一
- 蜜蜂的自述
- 大树的哭泣
- 春天的畅想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水下大战
- 我国的税制结构应与时俱进
- 当前数据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 浅谈从“新教论理”看主体性原则的扬弃机制
- 国际税收竞争与合理调整税负
- 环境税的具体实施探析
- 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几点思考
- 试论“理解”主题下的解释学美学及其现代性
- 浅谈全球化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国家安全哲学范式
- 单一税: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 税收官司缘何越打越多
-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权限
- 浅谈《庄子》寓言思维及其后现代性精神影响
- 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及意义
- 从詹姆斯和贝克菜的哲学思想看实用主义对经验主义和发展
- 论“国家综合负债” ——兼论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 《浅水洼里的小鱼》词语解释
- 麻雀被列为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 “小鱼”的启示──《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谈
- 激活思维 发挥想象──《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案例
- 《浅水洼里的小鱼》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浅水洼里的小鱼》好词好句好段
- 饲养观赏鸟有哪些好处?
- 画龙点睛──《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片断及评析
- 母爱,超越生命的爱
- 《浅水洼里的小鱼》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札记
- 雪猴
- 小狮子爱尔莎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