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晏子使楚》
一、由语言训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指导学生用“子”组词:子孙、子女、子弹;孩子、果子、燕子;晏子、孔子、孟子、老子等(经教师归类整理为三类)。
师:观察这些词的读音,你发现了什么?回家查字典,了解“子”的意思。重点观察第三类,为什么有“孔子、晏子”这样的称呼?
生:男性、对有学问、有贡献的人的尊称。
师:(启发)对有贡献的袁隆平能称“袁子”吗?
生:(有所感悟)是古时候对有知识有贡献的人的尊称。
师:我们知道孔子、孟子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为什么也称“晏子”呢?他肯定也有其特殊的地方,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大家愿意读课文吗?
二、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读书的收获
师: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礼尚往来是正常的,而晏子出使楚国是怎样的呢?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概述晏子出使楚国经历的三件事情,并以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作结。
师:从这以后,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
生:是晏子的聪明机智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师:(启发)是晏子与楚王两人之间的争斗吗?
再读课文,看看晏子使楚发生了哪些事情。
假如你是晏子,不让走城门让你钻狗洞,你会怎么想?
(经过老师多次启发,学生仍然不能感悟课文的深层含义,于是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学生分角色表演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创设情境体验当时晏子是怎样想的。)
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的表演体验,逐渐使学生感悟到晏子出使楚国,是代表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与楚王个人之间的争斗,既要让他们打开城门,又不能失掉齐国的国威,做到了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三、四段仍采用以上方法,通过读书、表演、讨论,感悟课文的深刻含义。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查资料,写有关晏子的小故事。
板书:晏子使楚————维护国家尊严
钻洞 只好
无人 只好
囚犯 只好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一种爱可以延续
- 未来
- 致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情系灾区
- 卖报纸
- 柿子熟了
- 生命书籍 羽毛
- 磐石的天机
- 登山
- 亲爱的灾区小朋友
- 秋天的校园
- 鳄鱼馆
- 游济南大明湖
- 情系灾区、爱满校园
- 猫
- 试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1)
- 不容忽视的教学环
- 化学学习评定及其策略
- 化学新教材与现代教育理念
-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中的语境问题
-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
- 中英文商标的命名与翻译
- 简析新公司法的一人公司制度(1)
- 汉英语言差异和汉英的翻译
-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 创设学习情景 促进科学探究
- 隐喻与翻译Metaphor and Translation
- 论口译的跨文化语用的失误
- 加强对中国土地的财政调控研究
- 翻译标准在争论中的发展
-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
- 《梅花魂》教学设计三
- 《草原》3
- 《窃读记》教学设计一
-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3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4
- 《窃读记》说课设计
- 《草原》4
- 《桂花雨》教学设计二
- 《草原》2
- 《梅花魂》教学设计一
-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5
- 《草原》1
-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