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5
《晏子使楚》教案2
一、对教材的理解。
《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的事。本文承担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对于这样一篇故事性强的课文来说,该怎样处理教材呢?我认为通过反复的研读,读懂楚王对晏子的三次侮辱,晏子的三次反驳,在此基础上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人物的个性品质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我摒弃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淡化了情节教学,采用板块式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设计及主要特点。
1、突出训练重点,摒弃繁琐的分析。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谈化故事情节,将课堂中有限的时间用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上:即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在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读读课文,想想: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他的反驳巧妙在哪里?在读和思考的基础上然后四人小组说一说,再集体交流。这样想给学生有读、想、说的实践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体会句子的含义。
2、强调务本求实,深刻理解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工具性决定了要以学习语言、正确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为目的。我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搞创新教育就是在深刻认识小学语文学科的目的、性质、任务的基础上,在务本求实的训练过程中,做到“肢解”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纲,目中有人,重学情,重学法,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想主要通过以下2个小点:①采用了“板块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力。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从三次反驳中任选一次最感兴趣的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从课堂上来看,学生先是选了楚王第二次侮辱晏子,晏子第二次反驳楚王。这次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句子深刻含义的基础了,进行分角色地朗读、体验。然后学生选了第三次,第三次的重点是在理解句子深刻含义基础上理解“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最后学生选了第一次。就这样,根据学情灵活地处理。②注重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能够运用语言,必须积累丰富的语言。在设计教学中,我是这样想的:一是积累课文中的语言,如“不中用、水土不同、安居乐业”等等。二是以课文为载体,积累语言,如课文中晏子说的话“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可以用成语“挥汗如雨”来说,“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脚碰脚”,可以用成语“摩肩接踵”来说。
3、进行课外延伸。
在设计教学时,我还要求学生去看课外书《春秋故事》和《二十六史故事,东周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草莓果
- 我的哥哥
- 乡村景色(1)
- 我喜爱的一本书(3)
- 我喜爱的一本书(1)
- 乡村四季
- 十年后的今天
- 未来的我
- 美在乡村
- 我的同桌
- 家乡的水蜜桃
- 学校门口的发现
- 我的邻居武大妈
- 我最敬佩的朋友
- 乡村生活(2)
-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 支票的托收手续
-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