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之1
翻新时间:2023-08-05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之1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话语的含义,对题目的含义有所理解.
4.结合自己在生活学习中获得的类似的感受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的课件.
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
◆出示找到的罗马城市广场的图片,从图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可直观得出“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印象.)
◆“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幅图片最好的注释.课文中童年的“我”在父亲那里得到了这个宝贵的教诲,这个教诲对自己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请大家打开课文,初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生字,自学新词,大致了解内容.
学生整体感知:
童年受到教诲自制毛衣,开创事业
人生两次印证
启示受用终生时装展示与众不同,获得成功
班内交流
师:由绝不可能到获得成功,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指导学生理解:实现既定目标的方式、方法绝不会是惟一的,要集思广益,敢于尝试或开辟新的途径.
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听见地球妈妈在哭泣
- 我的家乡
- 我是海中小龙女
- 游大夫山
- My Chinese New Year
- 日记
- 炸土豆花
- 我的小天地
- 书房
- My favourite sea animal(我喜爱的海底动物)
- 书
- 春天
- 可爱的校园
- 秋天
- 最美丽的季节
- 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
- “发展”的“异化”与“经济”的“文化”
- 关于现代主流学术传统的反思
- 朱学勤:2004:传统文化思潮激起波澜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文化对话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中的障碍
- 和平传统与中国崛起
- 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度及其运作方式
-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问题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
- 论宪法权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新传统主义与现代化——透视艾森斯塔德的东亚发展观
- 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法律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从东亚文明传统中开拓中国外交智慧资源
- 《巨人的花园》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 《巨人的花园》
- 《幸福是什么》
- 《电脑住宅》2
- 《搭石》
- 《秦兵马俑》习题精选
- 《电脑住宅》1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 《母鸡》1
- 《雅鲁藏布大峡谷》2
- 《火烧云》 1
- 《母鸡》教学
- 《秦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