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乡、井”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体会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课前准备】
识字卡、词语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示题导入
1、提示课题:井是什么样的?(师出示“井”的挂图)井有什么用?想一想:挖井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2、出示生字“挖”“忘”“井”,学习这三个生字。
3、齐读课题,思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生字,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
三、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1、读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本段出现的生字“席”“导”“革”“命”,学生认读、齐读。
(出示毛主席画像)他是谁?(学生回答后,老师简介毛主席的生平及事迹)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出示本段生字“战”“士”,学生巩固识字。再齐读本段,要求读准字音。
3、教师范读第3段,学生找出生字,教读,再读整个段落。
4、自己读一读所有生字,不太会读的多读几遍。齐读,开火车读。
5、朗读接力,在比赛中正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四、理解课文,突破难点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人们的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口井跟一般的井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给这口井立碑?(指导读第2段)讨论讨论:人们为什么会想念毛主席?(引导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
4、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关心着你的成长,无私地帮助过你?你会忘记他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或半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学生认读生字。(齐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卡。
3、接力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二、写字
1、观察本课的这几个生字,它们中哪些可以做好朋友?(忘、想、念)
⑴它们为什么可以做朋友?
⑵它们都应该按照什么笔顺规则写?
⑶观察田字格中字的位置,照着写一写。
2、学写其他几个字。
重点指导写好“乡”。
学生仔细观察:先写好什么?位置在哪里?再加上一撇就可以了。
3、学生练习写字。
三、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全文,选择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倒出那粒沙子》有感
- 我家的小狗
- 可爱的小金鱼
- 我的小制作
- 《睡着了的国王的故事》读后感
- 笋牙儿的童话故事
- 家乡的特产
- 青蛙
- 清明节
-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 美丽的西山
- 借书记
- 第一次炒菜
- 跳绳比赛
- 有趣的画鼻子游戏
-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 采风观念的异化(1)
- 浅析视唱的技术处理(1)
- 关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1)
-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1)
- 谈一谈歌唱的舞台形体问题(1)
- 音乐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1)
- 浅谈“三段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1)
- 对古筝演奏艺术的几点探讨(1)
- 论音乐表演艺术的三层境界 直觉•兴趣•风格
- 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1)
- 由当前古筝考级现象引出的思考(1)
- 元杂剧演述体制中的说书人叙述质素(1)
- 《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教案
- 《草原》教案
- 《一夜的工作》教案
- 《落花生》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梦想的力量》A、B案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翠鸟》教案
- 《桂林山水》教案
- 《看雪》教案
- 《匆匆》教案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
- 《詹天佑》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和点评教案
- 《鸟的天堂》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