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在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1)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1)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2)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2)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3.延伸课外: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雨
- 爱
- 我家的小狗
- 狼和大象
- 对付我们班上的“龙卷风”药方
- 幸福是什么
- 繁忙中的爱
- 我们班的“黑脸包公”
- 爱
- 谱写2007的乐章
- 那一次,我学会了勇敢
- 同桌冤家
- 爸爸的手
- 童年趣事
- 雨
- 弘扬中医传统文化 做好康复管理事业
-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 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8)刑法论文(1)
- “民间”意义的生成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5)刑法论文(1)
- 关于当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
- 采撷传统文化的智慧之花
- 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7)刑法论文(1)
- 于洋:让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2)刑法论文(1)
-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情感管理
- 犯罪过失若干问题的探讨(3)刑法论文(1)
- 由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 追诉时效延长制度探讨(2)刑法论文(1)
-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6)刑法论文(1)
- 《穷人》教学设计之四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三
- 《有的人》教学设计之一
- 《穷人》教学设计之二
-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穷人》教学设计之六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三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一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四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之一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五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二
-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