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1
《草原》一文“矛盾”释疑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现举例分析如下:
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二、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诱发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特定境界里的丰富的内心感受。
三、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其实,这是运用了一种叫“舛(chuǎn)互”的修辞手法。它对某一事物既全面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怕……
- 石榴笑了
- 月光
- 我的爸爸妈妈
- 我的好伙伴——电脑
- 做眼保健操
- 我们不能吃青蛙
- 一件勇敢的事情
- 我的宠物
- 三月的一天
- 我家趣事
- 恐惧和机智
- 快乐的儿童节
- 看新房
- 可爱的鸽子
- 国企产权制度改革问题
- 寻求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战略观
- 全面强化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
- 国企治理新论:下级监督与监管机构改革
- 中国企业产权改革的理论失误
- 国有企业改革的评价及思考
- 构建核心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 引入制度环境变量条件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分析
- 国企改革:困惑、反思与转向——以经济法为视角的分析
- 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
- 也谈中国企业跨国投资
- 建立现代儒家企业制度
- 向左转, 向右转? – 选择国企产权改革的制度路径的标准
- 《战略决定成败》之建立系统战略
- 中国企业的“第三条道路”
- 左琴科小说──亲戚
- 有关《科利亚的木匣》的战争
- 左琴科小说──一只杯子
- 会动的帽子
- 左琴科小说──澡堂
- 苏联卫国战争
- 真苦命
- 探索小故事
- 斯大林格勒会战
- 关于左琴科
- 《科利亚的木匣》同音字组词
- 《科利亚的木匣》形近字组词
- 贫困
- 聪明的小高斯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