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晏子使楚》说课设计2
学生间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生活状况和教育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学生在知识积累、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所以说学生是有多方面差异的教育对象。面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及我们育民小学提出的以人为本,育人至上,差异教育,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我力争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不仅要侧重于研究学生主体的共同性,同时还要善于研究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即探讨如何促进学生有差异地最优发展,有针对性的实施差异教育。
1、尊重学生的元认知,利用有效的交融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差异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学生。
课始,我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问题,即:故事中,什么地方让你最气愤;谁令你最佩服;有没有使你感到大快人心的情节。三个问题的提出既巧妙地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了文章的思路,又使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另外,虽是问题,但并不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而是告诉学生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问题,谁愿意帮助我解决呢?表面上是简单的话语的不同,是师生间的交融谈话,实质上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无形中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使课堂的气氛更为和谐,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2、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利用有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刚才提到,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这差异对于超常班的孩子来说更是明显。他们有的偏重逻辑思维,轻于语言感受;有的偏重语言感知,轻于语言表达;有的反应极快,有的则需深思熟虑追求完美;有的性格开朗,有的则不善言谈……在这样的班级授课,因材施教、差异教育就更显得犹为重要。
课堂上,我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等教学环节的设置,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让大家更多地参与。如:课始,根据初读谈感受,孩子表达上的不同实际上就是他们认识水平、鉴赏能力的不同,教师只做适当的疏导,帮助孩子提高认识;课中,小组合作的设置,既让胆小的孩子充分参与了课堂,又体现了生教生,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孩子在课堂上的收益,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自选伙伴,自定方式,自定角色,自行排练……这一系列的活动,无不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及对差异的关注。
3、扩大课堂的信息量,利用有效的资料交流,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晏子使楚》是发生在春秋末期的有名的历史故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虽然它中间的推理、斗智深为学生喜爱,但其中深远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的特征却不好把握和理解,尤其对于十岁的孩子来说,所以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资料交流的环节。这次资料的交流不同于以往,不光是选择资料的孩子要经历一个搜集、筛选的过程,其他听的孩子也要说说你在听完后有什么收获或不懂的地方,这充分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不同,体会和需求自然不同,学生间的交流也正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的过程。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定有很多疏漏之处,望在座的领导、专家、老师多提宝贵建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爆丸小子
- 看话剧
- 时间一去不复返
- 儿童节的来历
- 美食家的结局
- 我的储蓄罐
- 有意义的生日
- 奶奶家的小鸡让猫叼走了
- 小白龙
- 小猫
- 我
- 魔鞋
- 离群的小鸡
- 遇到难题想办法
- 游赣东北乐园
-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登记表的必备材料
- 《个体工商户申请歇业登记表的实例》
- 私营企业申请注销登记注册书的必备材料
- 个体工商户申请开业登记表的结构
- 《私营企业申请注销登记注册书的实例》
- 纳税检查报告的概念
-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登记表
-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登记表的结构
-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登记表的概念
- 私营企业申请注销登记注册书的结构
- 纳税检查报告的结构
- 外商投资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的概念
- 减税、免税申请书的实例填表说明
- 纳税检查报告
- 减税、免税申请书的结构
- 我国高铁工程投资控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对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 残酷戏剧让剧院成为教堂 ——李春喜对话查明哲(1)
- 张伯苓的“教育戏剧”观念及其现实意义(1)
- 听不清的切分音(1)
- 木兰故事·中国形象·他者言说(1)
-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分析(1)
- 皇家戏剧的舞台艺术(1)
- “大柴”、“金钟”我之观
- 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现状与解决对策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意识和方法(1)
- 作家性别与戏曲创作(1)
- 亟待抢救保护的羌族戏剧文化遗产(1)
- 浅谈高铁工程项目管理的五项因素控制
- 一次失败的跨学科研究——也评苏力的《窦娥的悲剧》(1)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一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一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二
- 《称象》教学设计之七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二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 《称象》教学设计之六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一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 《活化石》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案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 《称象》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