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6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课文中运用了推理形式,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晏子在机智应对中体现出的爱国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
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读、思、议、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对待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理解晏子反驳的话。
(三)疑点
晏子的话为什么那么有力并能反驳得对方无话可说?
(四)解决办法
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自学、讨论、表演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临危不惧和爱国精神。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查字典自学词语,朗读课文。
2.结合课前预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3.学生角色表演。
五、教学步骤
(一)揭题并解题
板书课题:16 晏子使楚。
上节课,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谁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使”和“楚”是什么意思?谁再用通俗的话讲讲课题的意思。
(学生介绍,小组间可以补充,教师适时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难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预习的提示,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l)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班上交流。
(2)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学生交流,其他可以补充)
(3)提出不懂的词和句,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三)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l)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
(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对应出示三次斗智的重点句子,并相机板书。)
4.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显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5.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指导朗读课文。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快速测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本文的写作顺序,小组间可以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相应的点拨并小结同时板书:
(五)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每组8人,有条件的可进行简单的化装并使用简单的道具。)
表演后引导学生评价,教师提示学生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评价。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世纪公园
- 《能给予就不贫穷》读后感
- 观《国王有对驴耳朵》有感
- 徐稚救树
- 《网络少年》观后感
- 观后感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 最好的礼物
- 读《坚强的小蜗牛》有感
- 男儿当自强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 看《满汉全席》所想……
- 我的两次骗人
- 《三国演义》读后感
- 读《智慧故事》一书有感
- 全球环境维护
- 废物最少化专家系统的设计
-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国外环境风险评价的现状与趋势
-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公平合理分配模式分析
- 论环境标准为管理服务的内涵与层次
- 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 园林工程规划阶段造价调控监管
-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
- 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 发展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初论
-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 生物技术在未来农业中的角色
-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整治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课堂上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创新──《月光曲》教学片断与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月光曲》课堂实录与评析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加强课堂训练意识,培养学生能力──《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