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7
《丝绸之路》教学目标和课文简说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文简说: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据史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团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国访问。汉使到安息,安息国王派大将率2万骑兵到东部边境迎接。汉使回国时,安息还赠送大鸟卵(鸵鸟卵)、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给汉武帝。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
课文生动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的繁荣景象。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幸福是什么
- 梧桐树
- 秋天的校园
- 放学路上
- 整理房间
- 我
- 奇妙的梦
- 家乡的红枣
- 好问的我
- 我能行
- 快乐之旅
- 妈妈,您让我玩玩吧!
- 秋天的图画
- 一张特殊的照片
- 我的自画像
- 中学化学四种实验教法
- 领会课改理念 优化教学过程
- 双关语及其翻译
- 高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探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BOT投融资模式在中国的变异适用及应注意的法律问题(1)
- 例谈化学平衡教学中的辩证法
- 浅谈高中化学的教法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 新课程化学相异构想转变策略探微(一)
- 化学高考复习例题的选择与优化(一)
- 中国公证公信力下降原因初探(1)
- 浅谈高三化学的有效复习策略(一)
- 新世纪中国财政的发展目标探讨
- 审理预售商品房案件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1)
- 民事案件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 加强人大常委会建设的几点思考(1)
-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灰雀》教学设计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翠鸟》教学设计之八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三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一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翠鸟》教学设计之九
- 《翠鸟》教学设计之十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二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