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理解父亲说的话,懂得其中的道理: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
找出课文中父亲说的话,细细体会。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小黑板、纸片、吸磁铁。
2、许地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围绕“谈”字
二、学习课文的重点段
(2~14自然段。)
1、自由读2~14自然段,思考:
⑴ 这一段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⑵ 父亲和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什么?
2、谁说的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划出,读一读。
3、出示句子1: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摹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⑴ 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⑵ 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⑶ 这句话的重点词是什么?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⑷ 三位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小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小微说:“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⑸ 辩论:
在现代社会中,你认为该做怎样的人?
⑹ 朗读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4、出示句子2:
父亲只是在赞美花生吗?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⑴ 读句子,理解。
⑵ 父亲的希望是什么?
5、出示句子3: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⑴ 怎样的人是“有用的人”?请举例。
⑵ 怎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⑶ “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
6、朗读指导四段话。
7、填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他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人要做( ),不要做( )。
8、分角色朗读课文。
9、简介作者的笔名:
是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使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许地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了著名的教授和作家。
10、读一读,背一背感受最深的自然段。
三、课外阅读引导
1、拿出许地山的文章纸,让学生读。
2、教师推荐网址,课外组织学生上网查阅。
【板书设计】
落花生
许地山
一、种花生,收花生(1)
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埋在地里挂在枝头
二、尝花生,谈花生(2~14)
挖出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重点段)可贵:默默无闻 藏而不露
三、父亲的话牢记心上(15)
【附:作业纸】
1、自由读2~14自然段(重点段),思考:
⑴ 父亲和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什么?
⑵ 谁的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划出,读一读。
2、三位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小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小微说:“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3、填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他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人要做( ),不要做(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云
- 端午节
- 节约用水
- 水果
- 六一的灾区儿童
- 狮子与海豚
- 风
- 四川地震感受
- 我跟妈妈去上班
- 我爱我的小白兔
- 地震可吓人了
- 父亲节
- 难忘的体育课
- 金色的秋天
-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 政府的规模与范围(下)
-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1)论文
- 民主与自由——从理念的分析谈中国民主建构
- 寻找新的市民生存形态--论池莉作品的转向
-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 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
- 论民事抗诉制度的程序法定位(1)论文
- 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过失相抵(1)论文
- 谁才是有权者?-北大医院非法行医案析(1)论文
- 试论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的历史分期
- 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
- 实行村民自治是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的创新
- 程序民主是我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环节
-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法治化
- 试论图书馆信息传播中的知识产权(1)论文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二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鸟蛋》第二课时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三
- 《两只鸟蛋》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五
- 《松鼠和松果》
-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四
- 《失物招领》
- 《美丽的小路》第二课时
- 《棉鞋里的阳光》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