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09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在教学中以读为主线,以情感体验为载体,以听、说、读、写、思为实践平台,以质疑问难、解决问题为效益优化,展开教学,抓住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的重点,突破在读中领悟语言表情达意的特色的难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激情导入
1、谈话回顾旧知。
2、教师激情导入。
二、以情入境,突出重点
1、提领全文关键句,解读全文,学生边读边划出父子了不起的语段。
2、默读相关语段,思考他们怎样了不起,写出体会。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中,我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让其真情流露,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体会其语言的真意。用教师的激情驱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随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播放相关镜头,音乐引导学生读中想,读中说,读中写。让学生从父子的“了不起”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三、品读感悟,突破难点
在品读感悟中,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规律,寻找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利用评价语言顺水推舟,渗透语言表情达意的特色和读书方法:
切入句: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切入情景:
16自然段感受儿子在绝境中冷静、勇敢。想象在长38小时中,漆黑的瓦砾堆底下会有怎样的感人镜头。结合课后练习,读写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四、探索体验,化解疑点
1、学生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没弄懂的问题?
2、质疑问难,梳理归纳。
3、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
五、创读升华,拓展延伸
1、播放父子拥抱的配乐画面,学生自然带着各自的感受和体会融入到这激动人心时刻,再诵读这激动人心的句子──全文关键句(照应开头)
2、感动了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感动了说说都想到了什么?
3、推荐有关人物亲情的文章和动物亲情文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在哪里
- 云
- 我的自述
- 猫和老鼠
- 真不该这样
- 吹泡泡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奥运在我心中
- 真情
- 小金鱼
- 开心水上乐园
- 自我介绍
- 相信明天
- 给王虹的一封回信
- 一件有趣的事
- 对现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分析(1)
- 国际融资(1)
- 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投资策略研究(1)
- e时代医疗卫生财务管理(1)
- 浅谈网络财务的功能
- 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制度研究(1)
- 加强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探讨(1)
- 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分析(1)
- 风险投资体系的双重代理与财务目标趋同效应(1)(1)
- 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
- 信托受益权的应用研究(1)
-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创新
- 我国风险投资的问题与对策(1)
- 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选择财务管理体制的分析(1)
- 我国管理层收购价格的理论评析(1)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观潮》教学设计3
- 《观潮》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 《观潮》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3
- 《观潮》教学设计8
- 《观潮》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 《观潮》教学设计7
- 《观潮》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