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09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在教学中以读为主线,以情感体验为载体,以听、说、读、写、思为实践平台,以质疑问难、解决问题为效益优化,展开教学,抓住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的重点,突破在读中领悟语言表情达意的特色的难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激情导入
1、谈话回顾旧知。
2、教师激情导入。
二、以情入境,突出重点
1、提领全文关键句,解读全文,学生边读边划出父子了不起的语段。
2、默读相关语段,思考他们怎样了不起,写出体会。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中,我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让其真情流露,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体会其语言的真意。用教师的激情驱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随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播放相关镜头,音乐引导学生读中想,读中说,读中写。让学生从父子的“了不起”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三、品读感悟,突破难点
在品读感悟中,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规律,寻找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利用评价语言顺水推舟,渗透语言表情达意的特色和读书方法:
切入句: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切入情景:
16自然段感受儿子在绝境中冷静、勇敢。想象在长38小时中,漆黑的瓦砾堆底下会有怎样的感人镜头。结合课后练习,读写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四、探索体验,化解疑点
1、学生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没弄懂的问题?
2、质疑问难,梳理归纳。
3、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
五、创读升华,拓展延伸
1、播放父子拥抱的配乐画面,学生自然带着各自的感受和体会融入到这激动人心时刻,再诵读这激动人心的句子──全文关键句(照应开头)
2、感动了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感动了说说都想到了什么?
3、推荐有关人物亲情的文章和动物亲情文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再逢中秋
- 观察
- 可爱的小猫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胜似亲人
- 观察豆子
- 养蚕
- 我的蝈蝈将军
- 因为选择不同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时间都去哪了
- 黄山导游词
- 颐和园导游词
- 高层建筑施工
- 技术员工作转正申请
- 土建工程师转正申请书
- 电工转正申请书
-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 建筑施工员转正申请书
- 怎么做好钢筋翻样
- 工程部人员转正申请报告
-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冬期施工
- 季节性施工
- 技术员转正工作小结
- 土建技术员试用期满转正申请书
- 建筑节能保温工程
- 土建预算员岗位职责
- 建筑公司转正申请书
-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 《春天的故事》
- 《看电视》作者简介
-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 《看电视》老师语录
-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