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形式】
自主探究式合作学习(自读──自探──自议──自悟)。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课件内容为在一群热情洋溢的孩子中间,“我”与台湾教师两手相握,含笑道别的情景,在他们背后,黑板上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九个大字,并配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谈话: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是多么简单、多么朴素的语言,但是,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使作者是如此难忘、如此感动。为什么一句简单的话,能激起“我”全部的感情?我们这一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1、课文中三处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要求学生按照:
自读课文──画出句子──谈感受──提问题──讨论互评──有感情地朗读“的程序分组合作学习,探究课文。
(自由分组,学生可以下座位,每组为2~6人,推选一位组长主持讨论)教师参与讨论。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交流、讨论:
⑴ 你们已解决了哪些问题?
⑵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
3、小组派代表谈学习感受,教师或肯定或点拨或引导。
教师相机板书:
写、读、说、见、闻、感
4、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
⑴ 文中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为什么台湾教师写这几个字是如此吃力?
① 教师深情讲述关于台湾被日本侵略军侵占的历史。
② 学生谈感受,从“认真、吃力”两个词进行引导,理解其中的隐含信息,激起他们对日本侵略军的公愤;悟出朗读课文的基调──低沉。
⑵ 文中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为什么教室里出现陌生人孩子们却不感到意外?
①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小组展开讨论。
(前后四人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主持讨论)
②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自己悟出或教师引导学生悟出其中的原因。
⑶ 文中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为什么会“紧紧地握着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这一句话”?
① 有感情地朗读“我”参观小礼堂时的有关段落。让学生明白在小礼堂中“我”面对中国古代伟人的画像为什么热泪盈眶。
②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小组展开讨论。
(前后四人为一组,每组的小组长主持讨论。)
③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评价。
④ 举行历史知识竞赛,加深对四个历史伟人的了解。
(全班分成四组,讨论后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分别将下列历史知识或历史事件的序号写在相关的历史人物后面。)
A、兴办私学。
B、草船借箭。
C、建立中华民国。
D、民族英雄。
E、蜀国丞相。
F、古代大教育家。
G、三顾茅庐。
H、收复台湾。
I、革命先行者。
5、小结:
板书:
强烈的民族精神 深厚的爱国情意
三、反复朗读,领悟情韵
1、找出你最受感动的部分读给小组同学听,力求感染听者。
2、讨论这些内容为什么使人感动?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3、反复朗读最后一段:
⑴ 学生竞赛读。
⑵ 师生铿锵有力地共同朗读。
4、出示课件:
(课件内容为书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同时播放《我的中国心》的音乐,师生在音乐声中一起举手书空。)
四、课堂延伸,课外实践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台湾同胞们说点什么呢?
2、请你满怀热情地给台湾同胞们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写 见
读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闻
说 感
强烈的民族精神
深厚的爱国情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星期六
- 爸爸的臭脚
- 美丽的三清山
- 我的梦
- 关于植物运动的报告
- 笑脸和哭脸
- 小闹钟
- 参观恐龙博物馆
- 春
- 认识自己
- 新龟兔赛跑
- 母爱如风母爱似海
- 一年四季,我爱你
- 校园一角
- 观影片《ELKLE》有感
-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倡议书
- 文明平安离校倡议书
- 民政局工会主席党性分析材料
- 修路捐款倡议书
- 高中教师创先争优承诺书2篇
- 基层环保“创先争优”公开承诺
- 大学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书
- 乡村学校募捐课外读物的倡议书
- 给家长的倡议书
- 分析评议阶段预备党员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 小朋友节约用水倡议书
- 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承诺书
- 廉政勤政承诺书
- 校园环保倡议书
- 学生党员创先争优个人承诺书
- 海峡两岸善意取得制度之比较(1)论文
- 诉讼监督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路(1)论文
- 我国司法变更权的立法与反思(1)论文
- 对我国陪审制度的思考(1)论文
-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新
- 中小食品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1)
- 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 解析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问题(1)
- 弹性生产、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改革
- 政治学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发展20年
- 大学生“高消费”现状及营销对策(1)
- 刑事司法应和民意保持距离(1)论文
- 论我国公司司法解散诉讼程序制度的构建(1)论文
- 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若干实务问题探讨(1)论文
-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和要素
- 《白公鹅》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尊严》教案1
- 《母鸡》教学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之1
- 《鸟的天堂》学习目标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白公鹅》教学设计2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
- 《七月的天山》教案1
- 《猫》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