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5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回到祖国已有整整十年。同时,澳门回归也有八年之久。香港、澳门这两个游子历经沧桑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是,我们的宝岛台湾至今都未真正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但她也在六十年前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统治,实现了“光复”,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台湾的那所乡村小学,与他们师生共上一堂──《难忘的一课》(齐读课题),看看在那个风云年代的课堂里发生了什么事?
2、读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现在请同学们进入课文,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并做到: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忘的地方多读几遍。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
3、读读想想:
你解决了哪些疑惑?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并把你问题记录下来。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1、整理问题:
师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当众朗读。
(简单的当场由学生解决,比较难的留待待会理解课文时解决。)
2、深入阅读:
⑴ 出示思考题: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
要求:
① 细读课文,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哪几次?
② 再读,想一想,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③ 三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请同学们自由学习课文,可独立阅读也可合作学习,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你们所提的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⑵ 学生读文、讨论(师巡视)。
⑶ 汇报交流(从全文整体汇报)。
【教学反思】
以上是《难忘的一课》前半段的教学流程。初看起来,这部分设计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但当时课堂上所发生的让我记忆犹新。比如课始时让学生对课题提出质疑后,要求他们初读课文解决疑惑,进一步提出问题,并把问题整理。这时的个人阅读和小组交流都达到了最佳状态。学生们一改往日被迫读书的状态,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读书、讨论。而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其中的几个正好是教师课前预设的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如:
1、为什么这位老师第一次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那么吃力,而且是“一笔一画”?
2、为什么他们读这句话时那么严肃认真?
3、我们看到教室里师生在这样认真、这样富有感情的读这句话,“我”也情不自禁地坐下来跟着读,为什么老师和孩子们都不意外呢?
被小家伙们提出来之后,教者也不禁喜上眉梢了。然后,教师顺势让学生再深入阅读,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不是比老师抛出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读书要好得多吗?以下的教学如我所料,出奇的顺畅而又成功。其实,让学生把所有的学习行为化作主动的探究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添鼻子游戏
- 我感冒了
- 不能去玩
- 野炊
- 镜子书
- 球队野炊
- 小狗狗生病了
- 采桑叶
- 给妈妈过生日
- 爱,就是自由
- 狗和小鸟
- 围棋大战
- 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事
- 换位子
- 记一次献爱心活动
- 建筑安装工程结算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 试析新课改教学中思想品德课堂教法的转变
-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渗透
- 浅谈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
-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工程审计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 探讨提高政府效率:理论、困境与出路(1)-行政管理论文
- 清单计价对工程造价审计的影响分析
- 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讨
- 探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行政管理论文
- 论国家实物储备的若干理论(1)-行政管理论文
- 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挑战(1)-行政管理论文
- 探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转变
- 对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问题探讨(1)-行政管理论文
- 探讨开发和利用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性因素
- 《生命 生命》教学评点
- 我上《生命 生命》这一课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及点评
- 《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
- 《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
- 激活思维 体悟生命──《生命 生命》一文的教学案例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