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7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赤壁之战》,那个故事是以周瑜、黄盖为主的。今天我们又学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揭题、读题。

2.审题。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惜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出示课后题1/(2))

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草船借箭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的经过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惜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l句。

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从第二节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

(1)指名2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

大家听2人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学习第一轮对话。

(1)齐读,边读边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师问:周瑜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2)那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两人一组讨论。

交流:2人一组,一人读周瑜说的话,一个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可发挥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这样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会说是弓箭,那样就正合我意”……

(3)过渡:显然,周瑜正在设计想陷害诸葛亮,那他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的呢?

4.学习第二轮对话。

(1)指名2人读对话,师在其间提问让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动。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却”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推却?

(周瑜以公事来压诸葛亮,使诸葛亮无法不答应。)

(2)同桌一起像刚才一样讨论周瑜的心理活动。

交流:“我用公事来压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学习第三--六轮对话。

(1)分四组讨论~六轮对话,学着刚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对话,再说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最后一轮,周瑜没有问话但有动作——

(2)讨论、交流。

6。小结,我们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

思考:诸葛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

他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

默读1~2节,思考这些问题。

(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顾个人恩怨,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

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四、小结。

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解题六步骤
一次难忘的演出
降国旗
未来的学校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废墟下的阿曼达
我家的一个星期天
秋天的花园
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读《七侠五义》有感
伸缩高跟鞋
爱的方式
春天的校园
二十年后的学校
学校美术室管理规定
学校音乐器材管理规定
2012年小学汛期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小学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毕业晚会安全应急预案
春季运动会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职业技术学院避震应急预案
希望小学安全应急预案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小学听课制度
实验小学备课制度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学校防震抗震应急预案
小学备课制度
学校美术器材管理规定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症
外事翻译的特点
新时期乡镇财政职能与地位研究
化学课堂有效对话的构建
中餐菜单的英译翻译策略
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对翻译中几个标准的认识
论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1)
国民经济核算(SNA)方法的制度特性
传统刑事诉讼模式与被害人保护
财政透明度研究述评
谈谈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
做好外事翻译工作的思考
在《实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财政政策目标重新定位及其改革思路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8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
《学会看病》教学建议
《学会看病》词句解析
《学会看病》说课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0
《学会看病》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学会看病》教案学案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7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9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4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