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金色的鱼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学习课文第1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2.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保护三个小病员过草地。)
3.把刻画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读后说一说从老班长的外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
4、你感觉老班长怎样?(饱经风霜,和蔼可亲)
5.齐读课文第1段。
小结段意:写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保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
学习第2段。
默读这一段。
思考:这一段写了老班长的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怎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这一段先讲了老班长钓鱼、在讲老班长自己从来不吃鱼,最后讲老班长鼓励病号喝鱼汤。从“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不合拢眼”,可以看出老班长担心着我们的身体,心情沉重,这反映了老班长高度的责任感,他担心病号走不出草地,完不成党交给的任务。
其他如:“总能”“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老班长看看我们吃完……沉重极了”都能说明老班长的精神感人至深。
小结第2段段意: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学习课文第3段。
读第三段,思考:这段讲老班长怎样了,为什么会这样?从这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老班长牺牲了,这实际上是他一天又一天的劳累、忍饥挨饿的必然结果,在他生命垂危时,仍然不肯喝鱼汤,而在他倒下去之前,“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在他临牺牲的时候还说“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这是多么感人的精神。
学习课文第4段。
齐读第4段。
1.“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小梁为什么要这样做?(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梁当时的感情。)
2.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钩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者班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小结第4段段意:写小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五)齐读全文。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肩负重任
弯钩钓鱼忠于革命、忠于党、
老班长安定情绪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困难重重
壮烈牺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风中听到你的回应
- 我的好朋友方丹
- 友谊
- 我可爱的同学们
- 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 校园人物秀
- 我熟悉的一个人
- 我的朋友--孔韵泽
- 我们班的锛偵底语紓
- 淘气男孩
- 我的好朋友
- 同桌冤家
- 我们班的“高音喇叭”
- 我可爱的同学们
- 我的小伙伴
- 素质教育背景下校长的人才策略
- 多媒体教学与新课程改革
- 从中国院士制度的变迁看国共两党的文化理念
- 关于职业教育产业化的思考
- 西部大开发职教要先行
- 教育家是最有生命力的人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待优化
- 互动教学法初探
- 论教育与社会的资源交换
- “入世”之后,职业教育要尽早做好准备
- 浅议远程教育及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作用
- 论课堂德育的三主体结构
-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教育创新
- 校园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的辨证思考
- 浅析新形势下教师素质的缺失兼论补救措施
-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 感受毁灭,珍爱拥有──《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 琴断意未尽──听《伯也绝弦》有感
- 初尝文言感触多──执教《伯牙绝弦》有感
- 《伯牙绝弦》听课有感
-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 《伯牙绝弦》备课心得
- 三品知音──《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 听董晓宇执教《伯牙绝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