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5
翻新时间:2023-05-09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介绍作者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
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
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四、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这篇文章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2、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3、请默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一段,这一段写了什么,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学生交流、汇报。
五、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读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把他背诵下来。
六、课外延伸
师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学生谈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
七、总结全文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弟弟,原谅我
- 我真后悔
- 我是书痴
- 患“难”见真情
- 爱痕
- 童年趣事--我的动物园
- 电脑
- 偶得
- 日光浴
- 炒蛋记
- 小狗阿斯朗
- 马戏团
- 复兴三日军训记
- 我赢啦
- 一件大衣
- 数据挖掘在物流业中的应用-物流管理论文(1)
- 关于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
- 关于物理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探讨
- 试论高中物理道德课堂的构建
- 浅议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 美的公司物流完善之路的启示-物流管理论文(1)
- 浅析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与对策-物流管理论文(1)
- 企业物流模式转换分析-物流管理论文(1)
- 职业教育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浅析零售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物流管理论文(1)
- 经济全球化与物流服务综合化-物流管理论文(1)
- 高职院校审计教学改革实例研究
- 关于区域物流规划技术的理论探讨-物流管理论文(1)
- ERP系统:企业管理创新的平台-物流管理论文(1)
- 空港物流:发挥“跑道效应”积极应对竞争-物流管理论文(1)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基础知识训练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基础知识训练
- 《在山的那边》课时训练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 《在山的那边》课堂练习
- 理想与幻想──读《在山的那边》有感
- 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课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