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30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2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怎样才能上好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自身有什么特点?这是我们六备安排这一次集体备课的初衷。
为了能够组织好本次活动,我认认真真地对课文进行了阅读,发现它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简洁朴实,情感却真挚感人,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我想简化头绪,着重从两点入手,以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1、品悟语言文字,感受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好品质;2、感情朗读,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学会自读课文,能自主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辨析与理解,感受藏在善意的谎言背后的真情,懂得 “每一点善意的付出,都会给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和欢乐”的道理,培养乐于助人的真诚情怀。
[重点难点]
品析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7、别饿坏了那匹马
二、初读课文。
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不顺畅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
要求:
1、在初读正确的基础上,留意写得精彩、用得传神的词语,准备脱本填空。
2、在书上写上自己的理解或体会。
四、品析语言,感受真情。
(一)合上书本进行填空、辨析:
1、填写词语,比较辨析
(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
(2)“碧云,老爸不是有一匹马吗?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2、填写标点,体会急迫的心情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阻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提!”(这里的标点,学生如果不看书,一定会点成句号。为什么用逗号呢?表明了残疾青年着急的心情——他是真心的要帮助“我”,却不想让我知道。)
[认知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材料应体现辩证冲突,适当的矛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高水平思维。]
(二)你认为还有哪些用得好的词句呢?交流自己的感悟。
如:
1、很久之后的一天,我一如往日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一如往日地,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特别强调“一如往日地”,意味着平静之下蕴藏着波澜。)
2、“碧云,老爸不是有一匹马吗?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为什么用反问句,而不说成“碧云,老爸有一匹马,收下这孩子的马草”?强调了残疾青年的话是不容置疑的,他不给妹妹说“不”的机会,可见他帮助残疾青年的决心已定。)
3、那匹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在作者的想象中那么美好的、那么顺理成章的事儿,这时却不复存在了。美好的想象衬托出了近乎残酷的现实。)
……
[比较辨析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更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范例,教给了他们学习的方法,是谓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也。]
五、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交流获得的感受。
1、 自由练读,选择能够读好人物相互间进行对话练习。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联系实际,指导生活。
1、文题中“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为什么这么说?(顺便理解残疾青年的话“对不起,我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如果学生在前面的交流感悟中没有涉及到这句话。)
2、从这件事情当中,你体会到什么?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或听到过类似让你感动的事情吗?(自由表达注意“价值观”引导:每一点善意的付出,都会给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和欢乐。)
七、拓展阅读。
你还读过哪些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介绍给大家读一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网络少年》观后感
- 人生感悟(我的日子)
- 种豆芽
- 一颗导弹
- 时尚潮流
- 无限的生命力
- 难忘的一张照片
- 读《生命生命》有感
- 亲情、师情、友情
- 寻找春天的足迹
- 我在二十三世纪
- 为三月歌唱
- 牙齿的哭诉
- 颁奖时刻
- 我的双手
- 试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结合
- 创建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
- 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 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整合与应用
- 关于德国政治教育冲突理论探析
- 论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应用
- 试论汉语教师的语言素养
- 论将“问题探究”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
- 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试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关于多媒体教学模式及应用效果初探
- 试论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校园文化的作用及其建设
- 论美国人力资源政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启示
- 浅谈折衷教学法
- 论生物学实验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
- 《落花生》教学片断及评析
- 《她是我的朋友》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太阳》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A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
- 《观潮》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观潮》第一课时
- 《穷人》讲课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