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9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大瀑布的葬礼》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分配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自下而上所面临的大事。
课文语言优美,感情充实,是进行环境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开头作者先写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变化前后景象的课件和一首叶圣陶的《瀑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条瀑布就是闻名于世的塞特达斯大瀑布,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它曾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曾经是巴西人民的骄傲。然而今天巴西的总统却为这条大瀑布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要举行葬礼?为什么由总统举行葬礼?怎样举行的葬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2.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①抓关键词 ②联系上下文 ③联系生活实际)
3.分组合作
三.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汇报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1)瀑布雄伟壮观。它是世界是流量最大的瀑布,河水“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泄千里”突出其流量大。另外,水流湍急,汛期“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看大瀑布流淌的情景课件,面对这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最想说什么?(①赞美一番②想起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过渡:这样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不仅让游人陶醉不已,流连忘返。就连叶圣陶先生也曾这样赞美(看课件,齐读《瀑布》)。
2.汇报九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心情。
(1)指名说,作者把它比作“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2)说说拟人句的好处。
(3)指导感情朗读(播放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课件)
(4)看到此情此景与前面的流连忘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难过,惋惜,遗憾,担心,生气)
(5)假如瀑布会说话,此时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3.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设计环保广告语
四.激发想象,表达情感。
1.让我们穿越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会饱含觉悟地说些什么?
2.自由读课文,想想应怎么写悼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3.失学菲格雷特总统,到台前演讲。
4.记者招待会。
5.小结: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一直没有停止过,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到来的生态灾难中人类将首当其中,让我们一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地球吧!
总评:
这篇阅读课教学的成功在于:
1.导入新课从创设情境、质疑课题入手,直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为读课文明确了目标。
2.在学习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伟壮观时期的内容时,为体会作者的情感作了铺垫。
3.学生在读了大瀑布变化后的景象时,教者抓住这一点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复杂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危机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4.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写悼词作演讲,一方面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作者情感的体会,另一方面,使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文实践综合,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知识的力量
- 国庆见闻
- 扳手腕
- 记一次有趣地吹鸡毛比赛
- 旱鸭子终于敢下水了
- 失而复得
- 不经风雨
- 切菜
- 义卖活动
- 有趣的魔术
- 第一次讨价还价
- 难忘那段时光
- 削土豆
- 稿费
- 冻书
- 开放的物流-物流管理论文(1)
- 浅议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 关于以和谐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
- 浅议审计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 关于重视概念学习夯实数学基础
- 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工作之我见-档案管理论文(1)
- 浅谈我国社会化物流体系的构建-物流管理论文(1)
- 谈知识产权审计
- 关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试析清产核资审计工作的审计要点
- 浅谈关于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 探析日本物流发展及其启示-物流管理论文(1)
- 论“鞭子效应”与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管理论文(1)
- 试论生物课堂提问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 关于用现代教育学理论 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 《在山的那边》课例分析
- 《在山的那边》有关资料
-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 《在山的那边》说课设计
- 《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三得
-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 缺乏人情味与折射独立精神──《走一步,再走一步》细节蠡测
- 立足文本,解读《在山的那边》
- 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参考资料索引
- 成功物语(信念篇)
- 九个做人好习惯
- 童心与天气──浅析《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虚假探究
- 《在山的那边》写作背景
- 面对挫折使你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