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山中访友》的教学想到的 水榭情杉
这是一篇高年级的阅读课文。课文的第3、4、5自然段都把山中的一切当作“友”来写,而且在表达上各有特点。于是,我把“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定为设计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先说第3自然段,这一段是作者对老桥的倾诉: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唯有你依然如旧。这段中用了4个”你”,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第4自然段作者转换了观察的角度,改为第三人称叙述,林中的“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在进行这一段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过渡的:“老桥是我的老朋友,树林是我的什么呢?”如果再追问一句:“作者还是像对老桥那样倾诉吗?”学生可能体会到表达上的不同。可惜我当时没有抓住这一教学时机。比如说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 “鸟儿、露珠、树” 对作者的知心话后,我可以这样导读:“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鸟儿呼唤我的名字。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如果能加上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对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会更深刻。
第5自然段的问候语,是作者与山里的一切融为一体后与山中朋友心与心的交流:“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清凉的山泉,”体现了作者对山泉的“情”,“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是山泉对作者的情,作者不仅直接对山泉说话,连山泉对作者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情到深处才有这样的体验啊!如果说第3自然段的情感表达是:“我”对“桥”,那么第4自然段却换了个角度,是:“树林”对“我”。
第5自然段是物我相融,既有从“我”对“山中的一切朋友”的角度,又有从“山中的一切朋友”对“我”的角度。
如果在教学时,抓住文中语句让学生感悟这其中“情”的倾诉对象的不同,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表达上会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如果再上这一课,以“情”这条主线设计教学,把体验文章的情感与学习文章的表达更完美的结合起来。“我”走出门是“好心情”;见到老桥是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走进树林是“鸟儿、露珠、树”对“我”的亲密无间之情;与“山中万物”是“互诉心声”。
总之,这样语文课才真正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007高考题目点评
- 从我身边飞过的六个春夏秋冬
- 吹气球
- 观《心跳墨脱》有感
- 成长的路上,父亲牵着我的手
- 复习有方法
- 老师颂
- 小学生怎样写读后感
- 谈谈看图的写法
- 母爱
- 谈“采访式”教学训练八法
- 40分钟写出500字以上的好
- 秋天的思念
- 棋盘山,我可家的家乡
- 八荣八耻演讲稿
- 安然事件,引发对表外融资行为的思考
- 试析“港澳词语”以及“澳门特有词语”
-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选择
- 从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谈融资难
- 经济市场化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 浅谈资产证券化融资
- 如何制定最佳的融资决策
-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民营企业融资策略
- 国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误区
- 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 TOT模式在高校的应用探讨
- 试论我国的传统符号与现代标志的完美结合
- 浅析弗雷格的涵义
- 论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融资机制
- 论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
- 《借生日》课文题解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1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2
- 《借生日》教学设计2
- 《借生日》教学设计4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
- 《借生日》词语
-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3
- 《借生日》教学设计5
- 《借生日》教学建议
- 《借生日》教学设计3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