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山中访友》的教学想到的 水榭情杉
这是一篇高年级的阅读课文。课文的第3、4、5自然段都把山中的一切当作“友”来写,而且在表达上各有特点。于是,我把“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定为设计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先说第3自然段,这一段是作者对老桥的倾诉: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唯有你依然如旧。这段中用了4个”你”,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第4自然段作者转换了观察的角度,改为第三人称叙述,林中的“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在进行这一段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过渡的:“老桥是我的老朋友,树林是我的什么呢?”如果再追问一句:“作者还是像对老桥那样倾诉吗?”学生可能体会到表达上的不同。可惜我当时没有抓住这一教学时机。比如说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 “鸟儿、露珠、树” 对作者的知心话后,我可以这样导读:“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鸟儿呼唤我的名字。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如果能加上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对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会更深刻。
第5自然段的问候语,是作者与山里的一切融为一体后与山中朋友心与心的交流:“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清凉的山泉,”体现了作者对山泉的“情”,“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是山泉对作者的情,作者不仅直接对山泉说话,连山泉对作者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情到深处才有这样的体验啊!如果说第3自然段的情感表达是:“我”对“桥”,那么第4自然段却换了个角度,是:“树林”对“我”。
第5自然段是物我相融,既有从“我”对“山中的一切朋友”的角度,又有从“山中的一切朋友”对“我”的角度。
如果在教学时,抓住文中语句让学生感悟这其中“情”的倾诉对象的不同,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表达上会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如果再上这一课,以“情”这条主线设计教学,把体验文章的情感与学习文章的表达更完美的结合起来。“我”走出门是“好心情”;见到老桥是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走进树林是“鸟儿、露珠、树”对“我”的亲密无间之情;与“山中万物”是“互诉心声”。
总之,这样语文课才真正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觅春
- 买菜
- 订杂志
- 妈妈的爱
- 生活要有意义
- 猫咪小贝
- 风
- 翅膀
- 下雪
- 美丽的云
- 我的家
- 跳大绳
- 杨树
- 我的老师
- 2010—2011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教研组教改教学工作计划
- 2010—2011年初三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 2010-2011年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乡镇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 水利部门工作总结
- 随班就读工作小结
- 自然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小学2010-201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对农村中学管理的一点思考
-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
- 浅议农村中学管理
- 主成分分析法在物流成本对财务业绩影响中的应用
- 餐饮企业成本控制要点
- 从故事中学管理
- ABC法在现代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1)
- 国内外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研究成果
- 通过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削减企业物流成本
- 浅谈管理学生的艺术
- 试析合同附随义务的基本理论
- 从寓言中学管理
- 供热企业的成本管理研究
- 从竞争战略杀入无人竞争地带
- 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的长寿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四
-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
- 《画》
- 《要下雨了》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二
- 《地球爷爷的手》
- 《古诗两首》
- 《乌鸦喝水》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三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