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7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
我教《金色的脚印》一课时,在学生交流预习、感知课文,懂得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后,放手让学生细读课文设计能帮助大家进一步领会文章表达情感的问题。当学生将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展示出来时,我发现他们所设计的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大部分都十分精彩。如:老狐狸为什么不多生几只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救小狐狸?小狐狸是被正太郎家的佣人捉走的老狐狸为什么还要救正太郎呢?阳光再耀眼也不会把狐狸的脚印照成金黄课文为什么说狐狸的脚印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等。
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特权”。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在失去了提问的权利的同时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以教促学”的习惯,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决定教学目标。
当学生将他们的问题展示出来时,我很高兴。高兴的是学生提的问题不但十分精辟,而且能够紧扣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一思路来设计,与我的教学思路是一致的。这说明一段时间来我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颇有成效的。我想老师有容纳学生提问的心胸,学生才有提问的欲望。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学生自始至终是这一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积极地探讨知识。教师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也把民主还给了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训练了自己的思维,培养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技能。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将面对为解决突如其来的问题而不断地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地“充电”,增长着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这难道不是学生“馈赠”给教师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变脸老板
- 学当理发师
- 读《Elaine,Mary lewis,and the Frog》一书有感
- 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 神奇的鞋
- 飞帽
- 乒乓球赛
- 人间仙境——太白山
- 给爸爸刮胡子
- 写作的快乐与烦恼
- 一次特殊的测试
- 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
- 游九顶塔民族风情园
- 致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 试析本科宪法学教学独特性的初步探讨
- 浅析构建高校大学生学习型社区
- 试论高等数学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培养
- 试析理工院校“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 试析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管理研究
- 简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
- 试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
-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 试析高职生职业指导的意义、问题及实施路径
- 简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订单班SWOT分析
- 试析人性教育视野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
- 简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
- 简论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的运用
- 试析专业发展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学习研究
- 试析学术规范的法学思考
- 抢救民间文化的“唐·吉诃德”
- 追怀一位民间艺人
- 《俗世奇人》习题精选
- 《俗世奇人》中心意思
- 《俗世奇人》写作特点
- 《俗世奇人》结构分析
- 《俗世奇人》富有个性的人物特点
- 《俗世奇人》同步练习
- 窑洞里的民间艺术
- 《俗世奇人》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 《俗世奇人》词语解释
- 《俗世奇人》写作特色
- 《俗世奇人》同步练习
- 《俗世奇人》一人一事,曲折有致
- 《俗世奇人》课文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