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9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记得上学期末的最后一次语文大组活动时,肖老师抛出令大家感到好奇而又深思的问题——“磨课究竟好不好”?通过这次公开课的实践,我对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在前后磨了2篇课文后,在一次一次试教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发现自己问题的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所以我觉得“磨课”是利大于弊的。
我执教的是《唯一的听众》的第二教时的教学,在第一课时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转换人称的方式改写故事。导入时引读老教授说的4句话,这既是对上节课的复习,又对上节课的内容起了很好的衔接作用。
接着我出示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要把老教授作为第一人称写,更要学生明确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接下去的环节体现了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先将故事分成三个部分,着重指导第一部分的写作。在指导第一部分时,我先引导学生活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老教授的心理活动,随后进行换位体验,写出老教授的所见所闻所想所言,目的是强化学生明确写作的方法。这个环节我利用多种填空题给予了学生一个写作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把学生推向一个更高的思考空间,学生都有了写作内容,也学会了写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第二、三部分则是放手让学生写,重在依据写作的要求从同伴、教师的点评中发现自己在写作中的问题,更好地运用写作方法来进行写作。所以当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时,他们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声音去努力塑造人物形象,而且表达形式的多样,做到了一课一得,许多精彩的语言不断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既给了语文阅读宣泄情感的空间,又给了学生升华课文内涵的境地。
最后我请学生思考课文除了《唯一的题目》,还可以取什么题目?这又是本堂课的亮点:《善意的谎言》、《蜕变》、《“耳聋”的老师》、《真正的音乐》、《鼓励的力量》、《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座的听课老师都啧啧叫好。
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追求花样,也不是蜻蜓点水。课堂中的读写结合要抓住读和写的共同点进行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精心打磨课堂,搭好脚手架,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写中促进思维,在写中学会转化语言。
这次能圆满的完成公开课的教学任务,离不开汪老师、肖琼老师和李青老师的细心指导,离不开我们全体五年级语文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借此机会我由衷地感谢大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功的喜悦
- “求是”报名记
- 我最喜欢的一次活动
- 成长的滋味
- 上行下效的后果
- 我发现里壁虎逃生的秘密
- “高兴极了”、“糟糕透了”
- 那次,我真的高兴了
- 哈,我当叔叔啦!
- 南沙的厉害
- 教师节的“礼物”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手机失踪记
- 我的一件傻事
- 决择
- 浅谈培养专科学生英语学习与策略能力
- 探析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模式及特点
- 减轻农民负担的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论文
- 试论深入教学改革是提高三本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 对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评价的探讨
-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公共政策论文
- 浅析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论文
- 浅谈参与式发展理论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初探
- 监督与服务并举 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 应重新认识并重视地方审计体制改革中的“深圳模式”
- 从各国审计体制的对比谈我国审计体制的劣势
-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问题设计实例剖析
- 关于结合我校艺术类学生特点试探析其管理工作方法
- 试论教学内容更新才能促使教学方法改进
- 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奠基石-公共政策论文
-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吧》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三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五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一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五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四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