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2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中华少年》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弄懂每一小节的意思,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然后我让他们四人一小组练习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练读,然后每一小组读一个小节接读整首诗,同时让他们小组竞赛,读完以后我进行评价,当然是以鼓励为主,并且让学生互相评价。
第一遍读得不够好,我范读了最难读的一个小节,学生心领神会,进步相当大,然后我让每个小组再重新练习,又接读了一遍。为了怕学生厌烦,每一小节我让他们顶多读两次,我再让他们读的时候,不再读自己已经读过的小节,而是延后一个小节。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他们充满了激情,越读越带劲,当下课铃响了以后仍然还想读。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是全诗的总起。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我让学生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时,学生的回答很不令我满意,学生对某些诗句含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看来这节课在指导朗读方面我做得很成功,但是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一家人
- 为中国喝彩
- 假如我是哈利波特
- 又是一堂体育课
- 这就是我
- 我生活在幸福中
- 又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周末
- 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
- 姐姐走后的感想
- 童话国里的战争
- “鲁面条”
- 请伸出友爱的手
- 微笑的魅力
- 军训展示中的收获
- 合作才能成功
- 谈职高英语课中学员主体性的培训
- 黄自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与审美价值的关联
-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练习的有效性
- 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城市景观的思维传统分析
- 探究学习中美学精神的对比
- 初中化学课堂改善现状与改革
- 秦汉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的综述研究
- 初中化学启发式教学路径
- 谈美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路
- 论外国三语习得对国内英语的启发
- 西方美学的研究综述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文类与文学经典论述
- 非美自然的美学的综述
- 社会管理创新的伦理路径的创新分析
- 《一面》教案1
- 《有的人》教案3
- 《詹天佑》教案1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2
- 《穷人》教学设计之2
- 《穷人》教学设计3
- 《伯牙绝弦》教案
- 《穷人》教学设计4
- 《詹天佑》教案2
- 《凡卡》教案1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3
- 《穷人》教学设计之1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2
- 《詹天佑》教案1
- 《凡卡》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