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谈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9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谈

我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到,随文练笔不失为“阅读与习作”的中介,“接受与创造”的桥梁,是达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执教《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课尾处我进行了随文练笔的设计,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的选编意图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来课题就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他们感悟、朗读中,已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信念刻在了心里,但我感觉他们的感情释放似乎意犹未尽,就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师:课文基本学完了,如果你当时在场,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生:我想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生:我想这个给两国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即将消失,真是种遗憾。

生:我会说,让我们来重新修建它,好吗?

……

我看到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当即兴奋地说。

师:让我们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言记录下来,好吗?

生(异口同声):好!

师:请同学们来续写《大瀑布的葬礼》,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我话音刚落,学生已经开始愤笔疾书了,10分钟后……

师:谁来读读你续写的内容?

生:葬礼举行完后,巴西总统下令拆掉了水电站,大瀑布不久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生:我在场听完总统的发言后,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因此我有了一个特殊的权力,可以随便进出巴西和巴拉圭总统办公室,我被任命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形象大使”,保护它的一切活动由我来负责……

生:大自然似乎是在惩罚人类,这条大瀑布根据科学家的预测,不久即将消失,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在巴西总统为大瀑布举行完葬礼后的两天,大瀑布突然断流,大瀑布的消失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警钟,地球是大家的,热爱大自然吧!它是人类幸福的发源地……

生:我在现场听完巴西总统的发言后,几个箭步冲上演讲台,在大条幅上写下了“还我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并签上了我的名字,随后条幅上出现了英文、法文、日文……

……

通过这一个小环节的用心设计,我不禁反思自己教学的方方面面,感触颇多。

一、随文练笔导时机,有话写。教师要抓住课文可扩展的的地方,顺学而导,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这样才能水到渠成。

二、随文练笔导思路,引创新。文章切忌千篇一律、千题一面。因为题型僵化、题面熟悉,学生只会照搬,不思创新,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同时导致学生思路闭塞,操作机械,既缺乏创新意识,又激不起训练兴致。教师要改变以往老师唱“独角戏”的方法,让学生当主演,老师当“导演”,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可根据体裁、内容、训练重点的不同而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特点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把自己的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等融与其中,这样的文章还能没有创新的影子?

三、随文练笔导个性,多想象。“批判”是智慧的摇篮。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是从“求异”开始的。孩子的心灵就想井外那多彩的世界,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多一点“出格”,多一分“意外”岂不更好?

随文练笔让学生有了收获,而我收获得更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校园的大花坛
友谊
父母的爱
把我的快乐告诉你
狐假虎威
组装玩具
荷花
假如我是一名音乐教师
我家的菜园
小鸽子
友谊
斗笠和雨伞
古镇廿八都
聪明的表弟
欢乐的梦幻水城
试论洗钱罪的特征与认定_刑法论文(1)
强奸案件不能就案办案_刑法论文(1)
对交通肇事后指使逃逸行为的司法适用辨析_刑法论文(1)
对婚内强奸应否定罪的思考_刑法论文(1)
刑事司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新探索_刑法论文(1)
消除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适用难的几点构想_刑法论文(1)
刑事诉讼调解制度之思考_刑法论文(1)
警察违法暴力原因分析_刑法论文(1)
论社区矫正中的公益劳动问题_刑法论文(1)
客观归责论基本构造的辨析_刑法论文(1)
浅析刑事相对不起诉的司法适用及其完善_刑法论文(1)
如何治理商业贿赂_刑法论文(1)
浅析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正当性_刑法论文(1)
浅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_刑法论文(1)
认定转化型抢劫罪应注意的问题_刑法论文(1)
《梅花魂》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片断反思
《找春天》教学片断及反思
《桂林山水》教案
《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及反思
《雪孩子》教学案例
《比尾巴》教学案例
《燕子》教学小案例
《鲸》片断小案例
《鲸》片断案例
《鲸》片断小案例
《两只小狮子》课堂教学案例与点评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案例
《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