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案
翻新时间:2015-12-12
《开国大典》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与书的故事
- 奇怪的短信
- 人,狗,哇哈哈
- 晚霞
- 我爱六一班
- 我们班的“开心果”
- 北京一日游
- 养金鱼的科学
- 家乡的茶叶
- 最可爱的人
- 难忘的泼水节
- 小学生早恋问题
- 打预防针
- “不需要金钱的崇拜者”
- 保护环境征文
-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
-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 永嘉四灵与温州茶文化
- 新时期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谈西汉初期的黄老管理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 中国玉器的基本知识及文化内涵
- 谈我国本土广告语的民族文化特色
-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论知识产权(二)(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政、自由与正义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全球化进程需要普世伦理
- 中国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课堂教学成长纪实
- 《珍珠鸟》教案
- 《穷人》教案(第一课时)
-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1
- 《草船借箭》教案
- 《半截蜡烛》走进人物的内心
-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
- 《半截蜡烛》练习
- 《半截蜡烛》说课设计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 《半截蜡烛》教学后记
-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歌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