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再齐读。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问:有不懂的词语吗?简单的词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其他词语放在课文里再讲。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2、指名读一、二、三自然段。
讨论:
(1)小洁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洁看到湖中映出的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她坐在船头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驶,所以觉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导读一到三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两岸的风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讨论
(1)小洁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可后来为什么又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呢?
(2)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景象不见了。“美丽的景象”指什么?为什么不见了?(讨论后读有关句子)
(3)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企盼什么?
(4)小洁跨上岸后在寻找什么?她找到了吗?
指导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读全文
小结:我们从小应该懂得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2、读读下面的词语,再读读带点的字。
清澈 卷起 波纹 跃起 丢进 镜子 变幻 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识字、写字。
1、重点教:澈、卷、演。
2、读读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
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课的哪个生字?
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3、出示卡片,独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镜、幻、表、蕉”
4、书写生字。
三、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认真记忆字形。
2、听写本课生字。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波()坡()披()
盼()粉()纷()
赏()堂()
境()镜()
2、学写句子。
1)、()的树上有()在()。
2)、()的草地上有()在()。
3)、()有()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发试卷
- 姥爷教我学书法
- 拍照
- 去老舅家玩
- 我长大了
- 第一次游泳
- 快乐的一天
- 练字游戏
- 我的家
- 看望阿姨
- 拜年
- 买鱼
- 除夕
- 买炮
- 生日
- 通货膨胀的防治与税收法律制度
-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债政策
- 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征营业税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加入WTO与完善我国涉外税法的理论分析
- 预先定价税制产生的动因解析
- 完善我国税收管辖制度的思考
- 浅议地方财政风险的防范
- 上市公司三个重要财务指标的解读
- 略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国际接轨
- 国际双重征税问题
- 第五节 国际税收法律关系
- 从企业的安全性谈偿债能力分析
- 实行单一税收管辖权的理论依据
- 第一税案与财税法之补缺
- 第四节 国际税法的渊源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后反思
- 参考资料
- 比萨斜塔“纠偏”记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多音字组词
- 清明上河图画卷原作欣赏
- 《清明上河图》画卷简介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词语理解
- 《清明上河图》千年流转之传奇
- 当今世界先进桥梁
- 清明上河图
- 什么是桥
- 悬索桥
- 张择端和它的《清明上河图》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