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再齐读。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问:有不懂的词语吗?简单的词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其他词语放在课文里再讲。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2、指名读一、二、三自然段。
讨论:
(1)小洁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洁看到湖中映出的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她坐在船头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驶,所以觉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导读一到三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两岸的风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讨论
(1)小洁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可后来为什么又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呢?
(2)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景象不见了。“美丽的景象”指什么?为什么不见了?(讨论后读有关句子)
(3)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企盼什么?
(4)小洁跨上岸后在寻找什么?她找到了吗?
指导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读全文
小结:我们从小应该懂得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2、读读下面的词语,再读读带点的字。
清澈 卷起 波纹 跃起 丢进 镜子 变幻 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识字、写字。
1、重点教:澈、卷、演。
2、读读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
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课的哪个生字?
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3、出示卡片,独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镜、幻、表、蕉”
4、书写生字。
三、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认真记忆字形。
2、听写本课生字。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波()坡()披()
盼()粉()纷()
赏()堂()
境()镜()
2、学写句子。
1)、()的树上有()在()。
2)、()的草地上有()在()。
3)、()有()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需要金钱的崇拜者”
- 打预防针
- 我爱六一班
- 奇怪的短信
- 保护环境征文
- 最可爱的人
- 小学生早恋问题
- 北京一日游
- 我与书的故事
- 人,狗,哇哈哈
- 养金鱼的科学
- 难忘的泼水节
- 晚霞
- 家乡的茶叶
- 我们班的“开心果”
- 新时期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 全球化进程需要普世伦理
- 谈西汉初期的黄老管理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永嘉四灵与温州茶文化
- 中国玉器的基本知识及文化内涵
-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
-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 宪政、自由与正义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 谈我国本土广告语的民族文化特色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知识产权(二)(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半截蜡烛》课堂教学成长纪实
- 《珍珠鸟》教案
- 《穷人》教案(第一课时)
-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歌
- 《草船借箭》教案
-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1
-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教学后记
- 《半截蜡烛》说课设计
- 《半截蜡烛》练习
- 《半截蜡烛》走进人物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