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日月潭》 趣闻故事
日月潭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祖国的台湾岛上,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他们住在一条大溪旁,靠打鱼生活。
有一天,红彤彤的太阳挂在碧蓝的天上,大尖和水社正忙着收网,忽然,天空轰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一眨眼,太阳不见了,大地顿时黑暗一片。大尖和水社好半天才摸回了家。
晚上,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夫妻俩借着月光在补网。又一声轰隆巨响,月亮也不见了。
从这天起,天上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整个世界就像一口大锅,分不清白天和黑夜。花不开,草不绿,鸟不叫,庄稼也不长了。
大尖和水社决心去找回太阳和月亮。他们点起火把,穿过一丛丛密林。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换了多少火把,来到一座大山下,向前一看,瞧!有一样东西亮一阵黑一阵。“太阳和月亮一定在那里!”大尖对水社说。
夫妻俩往前跑,碰到一位老爷爷。老爷爷告诉他们:那地方有个很深的潭,水潭里的两条恶龙,公龙吞了太阳,母龙吞了月亮,它们像耍球似的,一会儿把太阳、月亮吐出来,一会儿把太阳、月亮吞下去。
大尖和水社说:“我们翻山越岭,就是来找太阳和月亮的,恶龙再凶,也要跟它们斗。”
老爷爷说:“好,有志气,你们先到阿里山去,那里埋着金斧子和金剪子,恶龙可怕这两样东西了。”
大尖和水社一口气跑到阿里山,把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子挖出来,又立刻回到大水潭边。两条恶龙正好又在玩太阳和月亮。大尖把金斧头往水潭里一扔,公龙的脑袋就劈开了;水社把金剪子一扔,母龙的脑袋也剪开了,太阳和月亮从它们的嘴里滚了出来。
大尖抱起太阳,抛向天空,又拔起一棵大棕榈树,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抱起月亮,往天一抛,也拔起一棵大棕榈树把月亮顶上了天。后来,人们就把大潭叫日月潭了。
阿里山和姊妹潭
祖国的宝岛台湾,有座阿里山,山下有两个明如镜的清潭,叫“姊妹潭”。这里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这里没有阿里山,只有一个大潭和一个小潭,这两个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人们吃这里的水,用这里的水,每到傍晚,还到这里载歌载舞,吹箫弹琴,抛绣球。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天,突然来了三只水牛大的青蛙,把这里的水搅得浑浊不堪,谁接近这里,就吃掉谁。这里人们幸福安宁的生活遭到了破坏,大家都恨透了这三只青蛙。
两潭对面的山腰上住着两个美丽的姊妹,姐姐叫秀美,妹妹叫秀丽,姐姐的未婚夫叫阿里,他们三人商量如何除掉这三只大青蛙。最后,他们决定去找妈祖婆婆帮忙。
三人经过万水千山,终于找到了妈祖婆婆,妈祖婆婆给阿里吃了一颗药丸,给两姊妹各吃了一丸鱼心。他们回到潭边就和青蛙们打了起来。最后一只青蛙被阿里压在了身下,阿里变成了一座大山。两姊妹变成两条剑鱼把另外两只青蛙刺死了,姊妹两个各在一个潭生存了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发火的妈妈
- 玩雪
- 龙娘
- 我做合格小公民
- 老顽童爸爸
- 还是井底好!
-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 军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路灯下的故事
- 双重性格的爸爸
- 难忘的一件事
- 购物
- 快乐的一天
- 龙的子孙
- 滑冰
- 谈角色的确证与精神的解放
- 浅析对数学课前准备的再认识
- 试论从科学概念看我国综合科学教科书的缺陷
- 高等医学院校在构建医字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主要职能
-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继续教育成功转轨
- 试论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职场能力教育
- 论新时代立足实际,谈学生的养成教育
- 论新农村建设:陶行知乡村建设思想的启示
- 浅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管理预测
- 论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
- 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探讨
- 浅论以人为本的挑战
- 试论课堂奖励
- 基于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问题探析
- 试析陶行知的知识观
- 《猴王出世》教学杂谈
- 《猴王出世》结构分析
- 《猴王出世》章法结构
- 《人物描写一组》课文理解
-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 让学生走上讲台──《猴王出世》教学案例
- 《猴王出世》教学札记
- 听《猴王出世》有感
- 《人物描写一组》探究感悟
-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杂谈
- 《猴王出世》写作特点
- 《猴王出世》教后反思
- 《猴王出世》文章导读
- 《猴王出世》句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