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案2
翻新时间:2023-08-04
《有的人》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朗读鲁迅先生的《自嘲》一诗,引人对鲁迅先生高尚人格和光辉精神的评价,带人新课时的学习。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1.听朗读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的体裁是怎样的?
四、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生齐读诗歌。
(1)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如果将诗歌中涉及到的人直接点出,在表达效果上会有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细读诗歌,对诗歌当中其他语言运用精妙的地方加以品味。
五、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的具体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能够读出各节的真实感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冬
- 读《卖火柴的女孩》有感
- 新的洗衣机
- 一次催我上进的表扬
- 生活所见
- 玩
- 秋
- 又喜又恼的春雨
- 艰苦的胜利
- 课间十分钟
- 我爱小草
- 春节的喜怒哀乐
- 我和你
- 饺子
- 修复QQ软件
- 儒家修养论今说
-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 中华文化的元色是兼容
- 谈《四库全书》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中西方侠文化对比
- 作为思维方式的“无为”
- 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4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2
- 《草虫的村落》A、B案 1
- 《草虫的村落》A、B案 2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5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8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1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2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7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3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5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6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4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1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