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9
《一面》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课前准备
鲁迅的照片。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
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
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跳读课文,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什么。
3、学生读书,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4、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出示鲁迅的照片,自己观察,对照课文的描写,对作者的描写作出评论。
5、引导思考:文中这三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6、在写人物方面,你收获到了什么?
7、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默读讨论: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的、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
(2)真情朗读。(范读──个人读──集体读)
真情朗读,升华感情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探讨:题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为“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缘”,你还有其他有新意的不同理解吗?(还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一个侧面,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事在人为
- 我们都是“家用电器”
- 蜜蜂飞进了教室
- 去秋游的一天
- 快乐的校园生活
- 骄傲的小白兔
- 好吃的西红柿
- 喷泉
- 捉迷藏
- 我的小弟弟
- 遗憾
- 我们的校运会
- 第一次洗书包
- 国庆游记
- 学咏春拳
- “化学平衡的移动”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 中餐菜单的英译翻译策略
- 政府收入回归财政问题初探
- 中国财政改革中几个全局性问题的思考
- 外事翻译的特点
-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重构策略
- 在《实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浅谈人民调解向企业延伸的意义(1)
- 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一)
- 对翻译中几个标准的认识
- 高中化学新课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探索与实践(一)
- 财政政策目标重新定位及其改革思路
- 财政透明度研究述评
- 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 英文商标汉译的原则及方法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
-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 《惊弓之鸟》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鸟的天堂》的语言美
- 《动手做做看》教案
-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片断
- 《荷花》教学实录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 《翠鸟》教学设计
- 《翠鸟》课堂实录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