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开国大典》简案
教学目标:
学习第四段。概括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概括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1)背诵第6-8自然段。
2.学习第四段。
(1)默读。划出文章中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句子。(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
(2)理解。“火花结成彩”是什么意思?“灯火一片红”指什么?(一万支礼花陆续射人天空,将夜空映照得五彩缤纷;地面人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口号,游行庆祝。句子写出厂节日夜晚的首都绚丽多姿的欢庆气氛。)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气氛。(自由读体会一分组读竞赛。)
(4)读结尾句,领会句子意思。
(0“两股红流”指什么?(两支游行队伍。)
②为什么能用“红流”作比?(人们擎着灯笼、舞着火把游行。红流,写出游行队伍声势浩大。)
③“光明”指什么?(天上的礼花,地上的灯火。)象征什么?(新中国前途光明。)
④说说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和内含的意思。
3读全文,总结,领悟课文中心思想。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领悟中心。
①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样的场面?(会场庄严、隆重、气氛热烈;典礼隆重,人民群众心情激动,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式军容整齐,威武雄壮,人们热烈欢呼;游行队伍声势浩大。)
②调整语言,综合归纳。(补充时间、地点、人。)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观看威武雄壮的阅兵式,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语言不强求统一,但要点要说齐。
③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写这些内容要反映人民群众怎样的思想感情?(强调欢庆气氛和人民群众喜悦、激动的心情。反映群众爱党、爱领袖、爱解放军、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完成作业本第6、?两题。
(3)交流作业情况。说出第7题(1)、(2)选项为什么是错的?[选项(1)概括的是内容,写什么。选项(2)指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不是本文主要写作目的。)
(4)重学单元“学习指导”。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读懂课文一概括出主要内容一想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一想想这些内容反映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作业(选做)。
课后习题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人格天平
- 成败得失在瞬间
- 老虎的遗产
- 我登上了七星岩的最高峰——天柱岩
- 他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
- 我和姥姥的十岁
- 坚强与信念
- 结束;开始
- 她教会了我乐观
- 盼望
- 记一次钓鱼
- 第一次去斯老师家学习
- 再见了,老师
- 好妈妈
- 盼望
- 通过对联感受传统文化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分析(2)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之影响研究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2)刑法论文(1)
-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正与效率目标(2)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创新
-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正与效率目标刑法论文(1)
- 论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3)刑法论文(1)
- “五四”新文化传统与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中国话剧
- 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建立设想(2)刑法论文(1)
- 试论刑事执法工作的人性化(2)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2)刑法论文(1)
- 刑事超期羁押现状分析与反思(2)刑法论文(1)
- 《我的舞台》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 《詹天佑》简案
- 《少年闰土》简案2
- 《卖火柴的小女孩》简案
- 《景阳冈》简案
- 《唯一的听众》
- 《开国大典》简案
- 《景阳冈》简案1
- 《凡卡》简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一面》
- 《詹天佑》简案1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一夜的工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