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开国大典》简案
教学目标:
学习第四段。概括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概括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1)背诵第6-8自然段。
2.学习第四段。
(1)默读。划出文章中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句子。(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
(2)理解。“火花结成彩”是什么意思?“灯火一片红”指什么?(一万支礼花陆续射人天空,将夜空映照得五彩缤纷;地面人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口号,游行庆祝。句子写出厂节日夜晚的首都绚丽多姿的欢庆气氛。)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气氛。(自由读体会一分组读竞赛。)
(4)读结尾句,领会句子意思。
(0“两股红流”指什么?(两支游行队伍。)
②为什么能用“红流”作比?(人们擎着灯笼、舞着火把游行。红流,写出游行队伍声势浩大。)
③“光明”指什么?(天上的礼花,地上的灯火。)象征什么?(新中国前途光明。)
④说说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和内含的意思。
3读全文,总结,领悟课文中心思想。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领悟中心。
①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样的场面?(会场庄严、隆重、气氛热烈;典礼隆重,人民群众心情激动,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式军容整齐,威武雄壮,人们热烈欢呼;游行队伍声势浩大。)
②调整语言,综合归纳。(补充时间、地点、人。)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观看威武雄壮的阅兵式,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语言不强求统一,但要点要说齐。
③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写这些内容要反映人民群众怎样的思想感情?(强调欢庆气氛和人民群众喜悦、激动的心情。反映群众爱党、爱领袖、爱解放军、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完成作业本第6、?两题。
(3)交流作业情况。说出第7题(1)、(2)选项为什么是错的?[选项(1)概括的是内容,写什么。选项(2)指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不是本文主要写作目的。)
(4)重学单元“学习指导”。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读懂课文一概括出主要内容一想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一想想这些内容反映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作业(选做)。
课后习题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初尝辣椒香
- 学车“四部曲”
- 我敬佩的老爸
- 发生在课间的一件事
- 我的小妹妹
- 风雨
- 我叫懒惰
- 一个会变的他
- 劝戒记
- 我的爸爸是老师
- 水乡的孩子
- 我真想得到五百万英镑
- 咸宁的竹子林
- 我爱家乡的柳树
- 展销会
- 论企业管理的人性化制度
- 浅谈企业财务战略的确立及其考虑因素
- 地震预警初探
- 浅析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 对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及养护研究
- 浅析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探索
- 农村中学生物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规定
- 对建筑环境专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1
- 探讨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划设计要素
- 论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 浅议e时代集团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
- 浅谈“深究一步”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对传统英雄形象的反叛──教《芦花荡》有感
- 给“迷路的句子”找个“家”──《芦花荡》教后感
- 诗情画意《芦花荡》
- 课堂上的对话──《芦花荡》教学有感
- 《芦花荡》教学实录
- 《蜡烛》有关资料
- 《芦花荡》教学反思
- 《芦花荡》一课教学叙事
- 到文本的深处漫溯──《芦花荡》教学实录及反思
- 指导朗读 倡导自主──《芦花荡》教学反思
- 《芦花荡》教学案例
- 《芦花荡》课文导入集锦
- 《芦花荡》教学反思
- 《芦花荡》教学案例及反思
-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芦花荡》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