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
2、认识写作背景,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
1、揭题
2、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简介背景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正处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司马迁鸿毛李鼎铭
鸿毛--鸿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买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会--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说说毛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四、再读课文,抓住中心。
1、自读课文,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学习第一节
3、自读第二节,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仔细读读,这几句话中哪句最重要,为什么?
(3)指导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必有的人比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归纳段意,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
(5)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
4、想想,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江姐、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英雄人物。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死,对待困难,对待同志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我的表妹
- 说说我的家
- 我的爸爸
- 我的外婆
- 妈妈,我爱你
- 我的一家
- 我的妈妈
- 我的家在苏州
- 我的妈妈
- 奶奶,我想你
- 表弟,我想对你说
- 我的爸爸
- 奶奶
- 我的弟弟
- 教师发展必须植根于教育实践
- 教育伦理与学习伦理
- 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
- 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
- 浅谈对后进生的教育
- 有关教育公平的探讨
- 新时期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 创业教育探析
- 简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 实施“四个第二”工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学校德育的启示
- 激发课堂活力 优化教学过程
- 刍议课程资源及其有效开发
- 《珍惜时间的孩子》教学建议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 厚积方能薄发──评刘剑英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
- 《最后一头战象》写作特色
- 《最后一头战象》结构分析
- 学习表达 感悟情怀──《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 评刘剑英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随笔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杂谈
- 《最后一头战象》难点解析
-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