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0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舞台”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结尾句)
[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二)交流、讨论
学生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谁能读出有趣?
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那么,你知道文中的“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的母亲是谁吗?
(三)引入资料
介绍新凤霞,同时推荐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四)小结
1.“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是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但是,“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全班交流。
3.为什么一向心疼自己的奶奶此时却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呢?其中包含着奶奶什么心愿?
4.全班交流。
(五)拓展训练
1.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说说自己在学习成长之路上得到的锻炼和收获。
3.展示自己课外收集的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
(六)总结全文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同时,课文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0的联想
- 他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
- 成败得失在瞬间
- 不了“情”
- 随笔
- 乞丐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成长的苦与乐
- 想念父母亲
- 时光
- 朋友
- 智胜老师
- 其实,我真的很棒
- 假如……
- 我登上了七星岩的最高峰——天柱岩
-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竞赛比赛总结
- 居委会活动总结
- 2011年少先队工作总结
- 学院学生会迎新工作总结
- 新生探访活动总结
- 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 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总结
- 大学俱乐部招新工作总结
- 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
-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
- 校园公开课小结理论学习
- 团体活动总结
- 迎新工作总结范文
- 团委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工作总结
- 期中教学常规检查总结
- 化工设备检修时的安全处理探析
- 关于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的筛选研究
- 外事翻译管窥兼谈外文翻译的特点与技巧
- 用工业废弃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碳酸钙晶须的研究
- 浅析蓝藻生物工程
- 中日关系问题难用沟通解决(1)
- 中国的纳税人权利的认识(1)
- 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
- 翻译中几个标准的认识
- 省以下均等化转移支付研究
- 甘肃发展核工业的主要对策
- 浅谈油田企业稳定工作方略与对策
- [教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 论出庭证人经济补偿制度(1)
- 从民事再审事由设置基本理念看我国民事再审事由的修改(1)
- 《穷人》教学设计2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1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设计
- 《穷人》教学设计1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2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