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1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四
《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喷发出创新的火花,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的动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根据这种教学理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在文中读字音,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如:“足”和“走”就可以用已学的“口”和“土”
来进行识记;自己学笔顺,利用描红掌握字的整体框架,最后落实写入田字格。一步一步的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始终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理念,我是这样来开展教学的:首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研读:”我“是谁?他想去看什么?突破难点,理解”壮观“及”心愿“一词,然后,探究为什么要去看看?练习”我会读“中的句子,最后,”我“会怎么说?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组长找几个能读的来读一读。
三、背诵课文,进行实践。
1、谁能有感情地来背一背课文
2、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3、自由实践: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请去过北京的学生当小导游,接受北京美丽的风光,也可用我”我想________“说或写上几句话。
语文教学提倡”做、说、写“相结合,这是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理念。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应立足与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帮助别人,自己快乐
- 文艺表演
- 写日记感想
- 文艺表演
- 文艺表演
- 春姑娘来了
- 布置教室
- 我的老师——修老师
- 花伞借给谁
- 写书法
- 看元宵灯会
- 看电影
- 杨树的歌(改写)
- 参观公园
- 听写
- 对“新教材”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现代教学中的优势
-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
- 注重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治班”的管理
- 论现代学生工作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 儒学与德育探微
- 我国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创新式德育在中学的探索
- 德育“三结合”问题的新思考
- 教育,切不“可目中无人”
-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
- 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
-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我是什么》片断赏析
- 《浅水洼里的小鱼》
-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之二
- 《回声》教学设计
- 《日记两则》
- 《我是什么》
- 《父亲和鸟》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之二
- 《活化石》教学设计之二
- 《太空生活趣事多》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
- 《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