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手指》教学设计B案
B案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
- 环保,刻不容缓
-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 “十”的五天经历
- 鲁迅文学奖沉潜到几时
- 鲁迅文化
- 鲁迅作品综述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 参观实验田
- 从猴子到人
- 一篇超越体育的消息
- 五官的秘密
- 时政消息
- 时空旅行
- 穿越时空
- 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原因及其缓解的基本途径
- 对多边主义理论构成的一些探索
- 美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探析
- 上海城市交通隧道盾构施工技术综述
-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再认识
- 民族大众的方向与革命实践的精神—毛泽东美育思想略论
-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
- 对地铁车辆段用地情况的分析
- 城市交通环境、交通安全与道路表面特性关系
- 地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采用PPP融资模式的探讨
- 偏压隧道施工中变形开裂处理案例分析
- 城市交通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 交通经济问题的研究
- 人权思想初探
-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难点分析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让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流淌
- 《桂林山水》考点连接
- 《桂林山水》同题材作文训练
- 《桂林山水》同步作文思路点拨
- 《桂林山水》随堂练习
- 《桂林山水》同步作文审题指导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感悟细节感悟美
-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字词的意思
- 《桂林山水》重点问题探究
- 《桂林山水》作者简介
-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新学校观光录
- 《桂林山水》重点语句探究
- 《桂林山水》美文欣赏 棋盘石
- 《桂林山水》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