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9
《匆匆》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3、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程序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鼓励质疑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
2、板书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收集,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汇报交流,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质疑导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二、初读感知,读中悟学
自读课文,要求:(1)把句子读通顺,自学生字词。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检查交流:(1)指名读课文,正音释词。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三、精读探究,品味感悟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里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2、交流感受:你读懂了什么?从句中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3、师生品味重点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掩着面叹息……”
4、师生交流评价
(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5、仿写句子: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
(由读引入写,让学生在读懂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本段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时光的匆匆,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6、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积累背诵。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3、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4、收集有关惜时的资料办一版专题手抄报。
(鼓励学生从课文的内容不同角度的想开去,积极拓展他们的思维。把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郊外的秋天
- 这个菜,可真不好买
- 我是一滴水
- 妈妈的爱
- “绿色卫士”在行动
- 春天的发现
- 防地震的房子
- 智擒老鼠
- 爬楼梯
- 这就是我
- 地震中的小英雄
- 我是:将军"
- 我和同桌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帮助
- 改革开放30年 精短入党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实用范文
- 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申请书
- 12月入党申请书精彩范文—坚持唯物主义
- 入党积极分子3月份入党申请书
- 大学入党申请书范文最新版2009
- 一位青年农民的入党申请书
-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
- XX年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 最新入党申请书模板
- 第一次提交的入党申请书
- 一篇非常正规的入党申请书
- 大学生感情真挚的入党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牢记党史,表入党决心
- 解读共产党宣言 递交入党申请书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的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减振降噪措施
- 钢轨道梁中的平联设计分析
- 现代有轨电车的崛起与探索
- 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
- 地铁联络通道顶进法施工技术
- 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其现实意义的思考
-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客
- 邓小平理论的新闻宣传思想论纲
-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噪声分析与减振降噪措施
-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 轨道交通体系与大中城市的发展
- 左翼政治与激进民主
- 地铁车站顶板支撑方案的优化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片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坐井观天》教材简说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看雪》教学设计点评
- 《我要的是葫芦》教材简说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 《看雪》教学谈
-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及教后反思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片断
- 《坐井观天》教学建议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