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8
《画》 教学设计三
教材分析
《画》是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五言诗,谜底就是插图的“山水画”,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仔细观察,这样,上课时才能使学生对大自然,山水,花鸟,诗情进行联系比较后,顺利地悟出谜底。
教学目的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准备教具:生字卡片、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共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同上
2.学会七个生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4.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a.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b.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c.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e.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f.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七、作业: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较,组词
远( ) 近( ) 京( ) 声( )
运( ) 听( ) 惊( ) 色( )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3.根据画面背诵课文
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
三、作业指导
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默写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神舟七号
- 的家庭成员
- 王楠的梦想
- 什么样的房子?
- 写一处风景名胜
- 展望我的未来
- 空余时间的利用
- 绍一部电影
- 残奥会英语作文
- 识和信心是通向成功之路
- 顾老年人的机器人
- 雷锋—我的英语老师
- 残奥火炬传递大幕拉开(中英)
- 学生是否应该做家务
- 残奥会
-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产业集群模式探索
- 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放疗对骨转移癌60例止痛效果比较
- 略论水利设施对美国西部开发的重大意义(1)
- 浅论实习实训过程中职业道德培养探究
- 关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几点思考(1)
- 分析型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新热点
-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路径选择
- 试谈荣辱观教育与高职生职业道德培养
- 关于师范生教育科研道德培养刍议
- 试谈文艺作品中的性描写与性健康教育内容的和谐构建
- 试析高中学生的道德培养和策略
-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促进人海关系和谐(1)
-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关系探究(1)
- 对马克思价格理论的质疑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暂时冷落(1)
-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一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九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太阳》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二
- 《太阳》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