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立足于“以读为本”,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通过“通读、研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以“导读、促读”为手段,拓宽语文学习的时空,真正意义上建立大语文教育观,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搜集信息
1.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了解与“草船借箭”相关的内容。如作者生平、故事背景、前因后果、人物性格等。
2.学生交流、汇报、评点信息。
3.教师补充介绍故事背景。
二、通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读,整体感知课文。
3.交流读书心得。教师注重学情导引,进行归纳概括,分清“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三、揭示专题,展开研读
1.细读课文,梳理学生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诸葛亮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⑴.自由展开研读。
⑵.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合作研究课文中感兴趣的部分。
2.交流研读成果。
⑴.小组代表发言。
诸葛亮的“神”与“妙”体现在:
①.知天文——三天后有大雾
②.识地理——顺风顺水
③.晓人心——深知周瑜、鲁肃、曹操为人
⑵.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品读。
①.知天文
A.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才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B.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a.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b.设想鲁肃、诸葛亮、曹操看到大雾时的心情,尝试角色朗读。
c.联系前后句子,自由选择读的方式,称赞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②识地理
A.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B.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C.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
a.课件演示“草船借箭”的经过,感受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形象。
b.练习有感情朗读。
c.为“草船借箭”画面配解说词。
③.晓人心
A.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B.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a.自由练习感情朗读,读出曹操的胆小怕事与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b.深入探究“笑”。
(笑自己,自负的笑;笑鲁肃,宽慰的笑;笑曹操,嘲讽的笑;笑周瑜,得意的笑。)
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个人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
四、课外拓展,引伸促读
1.出示“既生瑜,何生亮”句子。
⑴.这句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研究周瑜说这话的原因,更加深入领悟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课外搜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材料,以手抄报或其它形式表现出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连的夏天
- 我的全家福
- 魔术豆
- 碰碰车
- 纸的由来
- 我的烦脑
- 环境变好了
- 护城河的变化
- 合作
- 美丽的果园
- 我喜欢的老师
- 我想发明的测量仪
- 老师您辛苦了
- 天空的孩子最顽皮
- 美丽的街心公园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集体制时期中国农民的日常劳动策略
- 尊重 理解 教育 解放
-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与政策
- 乡村债务的社会公共危机研究
-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 我在大别山区担任10年镇党委书记的实践反思
- 解读中国农民就业
-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
- 化解乡村债务的对策与建议
- 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及建议
-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 关于乡镇职能的再认识
-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一项关于农村治理结构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个案研究
- 外国友人盛赞雷锋
- 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有感
- 古老而又年青着──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有感
- 闭上眼睛也精彩──《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片断
- 离开雷锋的今天──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有感
- 雷锋牺牲经过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 火热的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
- 一纵三横 用心织出“爱心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朗读与讨论教学活动设计
- 以情动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与文本对话──《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活动设计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杂谈
- 上《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