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0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3、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受到语言美的感染。

【教学难点】

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谈话法。

【学生学法】

合作探究、讨论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这么动听的歌,这么美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3、今天让我们跟老舍爷爷一起去领略大草原的风情。

板书课题:

草原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2、思考:

哪一段是写草原风光,哪几段是写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三、学习草原风光部分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朗读指导:

课件图片欣赏,生想象。

⑴ 品读佳句:

重点体会和想象以下词句:

草原的天空可爱。

天底下整体一碧千里。

羊群似一朵朵白色的大花。

小丘线条柔美。

⑵ 看到这样的情景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

用你喜欢的方式赞美一下草原:

唱歌,自己做诗,赞美的话。

3、配乐朗颂第一自然段。

4、小结:

大草原的景色真美!

四、学习蒙古人的热情好客部分

1、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朗读,找重点词句,表演。

思考:

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地方体现了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体会:

“远迎”一段中重点理解“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相见”一段重点理解“也不知是谁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民族团结互助”。

“款待”一段重点理解“谁都有礼貌……不拘束”;“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会心微笑”。

“联欢”一段人们的尽情尽兴体会。

3、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4、欣赏蒙古人热情好客录象片段。

5、小结:

草原人更美!

五、总结

1、我们随着老舍爷爷的笔触,到内蒙古大草原,欣赏了草原的绮丽的风光,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2、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友爱,让我们一起载歌载舞齐唱《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草 原

景美 人更美

天空可爱 远迎

一碧千里 相见

羊群似花 款待

小丘柔美 联欢

蒙汉情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谢谢您,老师
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
开心的周末
难忘的围棋“生涯”
心手相连 让爱永驻
组诗
包饺子
逛超市
假如我是小精灵
占道放炮不道德
15年后的聚会
开心的旅游
梦想成真
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山西之梦
仲裁公平合理原则不排斥法律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权力意志之制约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再认识
学生宪法权利与学校自由裁量权
论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传统伦理与和谐社会中国公民人格建构
王天下——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意义
论宪法价值发生的人性基础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建筑环境文化的价值意义
遗产税立法若干问题探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田地陷阱”
自由贸易体制与我国宪法价值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关于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问题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广告的关系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草原》疑点解析
《草原》教学设计1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草原》教学设计1
《草原》教学设计7
《草原》教学设计3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说课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8
《草原》教学设计2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