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2

《鸟的天堂》

生:“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这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仿佛”呢?

师:你读书真仔细!发现问题也能及时提出来。同学们,请想一想,“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仿佛”就是好像。

生:“仿佛”就是似乎。

师:作者为什么在这一句中用“仿佛”呢?

(学生沉默)

师:大家可以联系上下文读读,想一想“仿佛”这个词语写出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陆续举手。)

生:我认为当时有鸟儿在扑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时,没看到鸟,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鸟,所以在这句话中用了“仿佛”。

生:我认为当时没有鸟儿在扑翅膀。这是作者听了朋友的介绍后,急切地想见到鸟,以致于耳旁仿佛传来了鸟儿扑翅膀的声音。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急切地想见到某个人时,眼前就会浮现这个人的形象,耳旁也会响起他的话语。所以,我认为“听见鸟儿扑翅膀的声音”是作者的错觉。这是作者用上“仿佛”的原因。

生:我认为这一句话中用上“仿佛”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当时真的有鸟在扑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时,却没看到鸟,不敢确定是否有鸟;另一种可能是当时鸟儿都在巢里栖息,作者听朋友介绍后,渴望见到鸟,以致于耳旁传来了鸟儿扑翅膀的声音。这一句话中用上“仿佛”,其实也反映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反映了作者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学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一个“仿佛”竟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他治学态度的严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奥妙无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可细细体会,在平时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准确地用好每个词,把作文写生动。

【评析】

本教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让他们读、思、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1)鼓励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之“疑”,是仔细阅读课文的产物,教师应鼓励提倡。本教例中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对“疑”讨论研究,不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褒奖吗?无形中也激励其余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维。

(2)指导解词方法。在学生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把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迁移运用。

(3)发展学生思维。由于教师延迟评价,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讲得都有道理,思维由单一性走向多向性,由常规性走向创造性。

(4)渗透作文教学。最后,教师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提示学生作文时用词应注意准确、生动,也是值得借鉴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图两条小狗
登黄鹤楼
玩上海
我的妈妈
开家长会
夸家乡
放风筝
孝心献妈妈
二十年后的我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可爱的小猫
我的弟弟
假如我生活在海底
下雨了
美丽的荷花
关于加强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浅谈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析高校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五大转变
发挥课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浅谈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浅谈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探析
浅谈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
论析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
关于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浅论公共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新探
《变色龙》简析
《变色龙》素质教育新学案
挖掘细节描写的深意
《变色龙》课文剧
《变色龙》中的“人群”
《契诃夫的创作与十九世纪末期现实主义问题》摘要
析契诃夫的《变色龙》
《变色龙》朗读指导
《变色龙》的叙述策略与讽刺批判效应
《变色龙》的取材和构思
在小说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变色龙》写作特点
《变色龙》的“正面人物”探微
《变色龙》结构分析
《变色龙》学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