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有的人》教学片断
生:老师,我们要读的是诗歌的第一小节。
(生朗读。)
师:你们的朗读想告诉别人什么呢?
生:前后的两个“有的人”所指的对象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有的人”是指反动派,第二个“有的人”是指像鲁迅那样的为人民的人。
生:对反动派,人民觉得他虽生犹死。对于为人民的人,人民觉得他虽死犹生。
师:你认为两个“活”字的含义一样吗?
生:也是不一样的。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永存。
生:老师,我发现“死”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告诉我们反动派在人民心目中其实已经死亡,后者是告诉我们鲁迅和像鲁迅一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生:第二个“死”是告诉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师:同学们可以再读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第一自然段,结合你对鲁迅的认识,你觉得诗歌还告诉你什么?
生:我觉得人民之所以不能忘记鲁迅,是因为鲁迅一直在帮助着别人,帮助着穷困的老百姓。
生:我觉得人民之所以不能忘记鲁迅,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来悼念他,是因为鲁迅先生一直甘愿为人民做牛马。
生:我认为鲁迅先生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师: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读出诗歌的韵味,读出诗歌的内涵,读出我们对鲁迅的怀念。
生:老师,我还发现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发现了二、五小节存在着的内在联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觉得要读出什么?
生:我认为要读出人民的铿锵有力。
生:我认为要突出人民的爱和人民的恨,读出爱之深、恨之切。
师:说的真好,对于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是无比的痛恨,对于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则是无比崇敬和热爱。让我们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人民的情感。
(学生读课文,二、五小节对比朗读。)
师:让我们再想想,二、五小节的几句话还有怎样的联系?
生:第五节的第一句是回答第二节的第一句,第五节的第二句是回答第二节的第二句的。
师:那就让我们再次来告诉所有的人,告诉他们人民对待敌人和朋友的态度。
(再次对比朗读,两节诗歌一句一句的对比读。)
师:同学们,人民的情感是真实的、真诚的,就让我们通过真情的流露来怀念那些为人民做牛马、为人民服务的人吧。
(师生对比朗读二到七小节诗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和时间赛跑
- 小闹钟
- 自我介绍
- 我喜欢的IQ书
- 春天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广播操比赛
- 钓虾的乐趣
- 迷人的兴凯湖
- 蜜蜂和蝴蝶
- 荔枝
- 秋景
- 早晨
- 国庆见闻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
-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老子》思想源自《周易》古经吗?
- 《八宫卦次图》三维构成之初探
- 《周易》预测学初探
- 《周易》与《黄帝内经》
- 程序与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周易》系统的直觉功能
- 战争决定权授权的宪法透视
- 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构想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政体制的道德救治手段
- 《观潮》教学设计之二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 《观潮》教学设计之四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四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观潮》教学设计之五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三
- 《观潮》教学设计之六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一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