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鲁迅,学习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各段间的联系;
3、通过质疑问难,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4、学会本课生字,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四字词语;
5、有感情地读出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质疑问难,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了解鲁迅,学习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
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自定目标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
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结合课外资料,说说你对鲁迅了解多少?
3、小结有关人物资料的搜集方法及作用。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预习,初步感知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并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
2、再读课文,想一想: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鲁迅生前的几件事?尝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一下。
三、交流汇报,整体感知
1、交流易读、易写错的字,不理解的词。
2、分段指读课文,说每段的段意,引导学生根据段意加小标题或摘出主要的句子和词语作小标题。
四、初读课文,初步质疑
1、引导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质疑:
可对文题进行质疑;对文中重点词句质疑;对文中不合情理、矛盾处质疑;对文中特殊标点质疑;对文章表达方法质疑等。
2、引导学生把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二、学习二、三、四、五段
1、提出自学要求:
⑴自由读,想想每段讲的是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自学后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自学讨论结果:
要求:
每小组汇报一件事,其他小组可作补充。
⑴从第一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关心子女
指名读有关语句。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带着感情读,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这句话,“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体会到伯父这句话里含义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我”听懂了伯父话里含着的意思,所以觉得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为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⑵从第二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敢于斗争
指名读有关语句。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抓住“黑洞洞”“碰壁”深入理解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黑洞洞”,指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斗争时受到挫折与迫害。)
再指名分角色朗读,体会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⑶第三件事讲了什么?
(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救助车夫,关心车夫,更关心穷苦人民。)
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伯父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
(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⑷从第4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关心穷苦人
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从阿三的话中和前文的几件事中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
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爱憎分明
⑸小结:
体会这四件事说明伯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但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去世,去世时有许多人来哀悼他。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思考: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学生边听边勾出。
(齐读“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2、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当时“我”理解吗?
板书:
爱戴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
1、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有什么联系?
板书:
因果
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板书设计】
在殡仪馆深切怀念
谈《水浒传》关心后代深受爱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笑谈“碰璧”抨击黑暗
救助车夫热爱人民忧国忧民
女佣回忆关心他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信他,抑或信己
- 弯道超越
- 《品味时尚》
- 《品味时尚》
- 不朽的昭君
- 品味时尚
- 《隐形的翅膀》
- 9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
- 抓住机遇,成就伟岸
- 我与故事
- 《品味时尚》
- 诚信与善良
- 见证
- 《品味时尚》
- 祝福是一种虚伪的常识
- 小学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 向教师感恩教师节庆祝活动
- 幼儿园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方案
- 迎中秋晚会活动方案
- 庆祝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 学校教师节活动方案《绿叶对根的情意》
- 五年级庆祝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 2012年教师节庆祝活动方案:感恩老师,让心灵飘香
- 教师节活动方案:老师,节日快乐
- 2012年教师节活动安排及工作要求
- 2012年公司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 小学学校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
- 中学庆祝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 2012年商场超市教师节促销活动方案
- 学校庆祝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 两种代表制理论之再评价
- 创造性的批评也应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 试论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
-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
- 民事证据秘密保护的程序机制分析(1)论文
- 中国改革政策建议
- 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
- 中国NGO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 联省自治:二十世纪的联邦主义尝试
- 教会音乐的省思(初论)
-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 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实践——读《苏格拉底之死》
- 民主德国居民外流问题研究及新档案的启示
-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
- 世纪之交中国的经济转轨、社会公正与民主化问题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一
- 《假如》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一
-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一
-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设计
- 《假如》 教学设计二
-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二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一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实录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二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二
- 《回声》 教学实录
- 《清澈的湖水》 第一课时教学实
- 《假如》 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