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8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查找鲁迅先生的有关资料。
2、鲁迅形象图片、本文生字词及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
(课件出示鲁迅形象图片。)
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
(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导语及资料袋中对鲁迅先生的介绍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可以谈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来了解鲁迅先生。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他的一篇作品。
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2、齐读课题:
师:“闰土”在当时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更是一对好朋友。)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识读:
检查读文情况,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自己思考,教师加以引导。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些词语,学生今天读来感到陌生。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在读完课文后,集体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以便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课前预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文章的主要内容,少年闰土给自己的印象,闰土讲的许多“希奇的事”等等。)
3、你最喜欢哪些段落?为什么?能把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吗?
学生轮流读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句。
三、质疑问难,释疑存疑
1、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或不明白的问题?先小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情况,能解决的马上解决;需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解决的,可暂时存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蝎子
- 永安公园的喷泉
- 我看《爱的教育》
- 夸夸我的妈妈
- 吃元宵
- 布娃娃
- 我也做了回小记者
- 我想当…
- 物理学动力臂和阻力臂
- 最快乐的事
- 爆米花
- 脚印
- 快乐的三八节
- 我和鸭子的故事
- 游鹿山公园
- 如何改进我国研发支出会计处理(1)
- 家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探讨(1)
-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1)
- 职业怀疑态度在金融业贪污审计中的运用(1)
- MRPII实施过程中若干问题的研究(1)
- 基于和谐观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1)
- 对会计委派制的探讨(1)
- 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1)
- 合法性会计真实:基于方法论的视角(1)
- 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运用(1)
- 建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1)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时间性差异探讨(1)
- 会计环境中经济因素对会计准则的影响(1)
- 我国金融会计体系将如何迎接WTO的挑战(1)
- 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研究(1)
- 《两只小狮子》教案
- 《比尾巴》教案
-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
- 《看雪》教案
- 《鸟的天堂》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 《画》教案
- 《桂林山水》教案
- 《詹天佑》教案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草原》教案
- 《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教案
- 《匆匆》教案
- 《落花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