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设计着眼于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通过精读、质疑、讨论、感悟……达成目标。做到以读为主、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思的悬念从读中生,悟的结果从思中来。使学生经受语言的历练和环保意识的熏陶。

【教学内容】

复习前两个自然段。学习课文3~9自然段并总结本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复习检查:

⑴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面两个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这些知识的呢?(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

⑵谈话:相信同学们以后在介绍事物的时候,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楚。

2、引入新课:

⑴过渡: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宇航员遨游太空时所见到的地球,同学们在欣赏这段文字时,发出了不少感叹。当时是怎么感叹的?

(指名说。如:地球真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真是可亲可爱。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颗灿烂的明珠……)

⑵设疑:宇航员也有感叹,后面几个自然段中写到了,能把下文中写宇航员感叹的语句找出来,读给老师听听吗?

(指名读第八自然段:“我们这个地球真是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指导朗读: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请读呢?(讨论后,注上“自豪而又担忧”。)

质疑: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美丽壮观吗?(不仅在“美丽壮观于”)宇航员的担忧是多余的吗?(不是多余的)你怎么知道的?(指名交流:预习中,读了第三、四自然段就知道了)。

⑶过渡:同学们,要真正理解宇航员的感叹,理解他的自豪和担忧,就要认真学习下文。

二、学习第二段(3~4自然段)

1、进一步感悟地球的“可爱”并为之“自豪”:

⑴初读了解(让学生自主报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⑵细读感悟:

①出示问题:

课文第二段(3~4自然段)写地球用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又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②各自轻声本段,思考以上问题并划注。用横线画出写“资源”的语句,用浪线画出写人类“破坏”的语句?

⑶讨论交流自然资源的有限:

①提问:地球拿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讨论交流后板书:自然资源~矿产、水、生物、大气……)

②提问: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吗?(板书:有限)能举例说明吗?(指名交流。如:矿产资源的生成、土地资源的有限……)

归纳:这类资源来得不容易,我们把它叫做“不可再生资源”。这种资源真是“来之不易”。

③师:地球还用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养育了人类,多么无私啊!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地球真是太可爱了。)

正是由于它这么可爱,作者给了他一个怎样的最有感情的称呼?(称她为“人类的母亲”。)

地球的确具有母亲的情怀,你说地球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生口头填空,如“可爱的母亲”“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乐于奉献的母亲”……)

2、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的破坏,领悟“忧虑”之情:

⑴提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根据各自所画的内容回答。

⑵设疑: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地球的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遗憾的是课文中没有写具体,谁能来说具体些?(指名交流环境问题和由此而造成的灾难。)

3、观看录象,加深理解:

过渡: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来看一段录象吧。

⑴展示:录象片段(内容为人类破坏环境的做法及其后果)。

⑵交流感受(人类的这些行为真让人“忧虑”。引导学生用成语来说~这样做其实是“自食其果”或“自作自受”……)

三、学习第三段(5~9自然段)

弄懂人类破坏了地球,别无去处。

1、巧设曲问,引导自学:

学习了第二段,看了录象,听了讨论,老师觉得同学们都和宇航员一样为人类的命运而担忧。可是,老师并不担忧,老师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老师的眼光看得很远很远(反语设“曲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争论)。你知道老师在想什么吗?

(生:老师在想地球被破坏后移居别的星球。)

2、提问;老师这样想行不行?谁能说服我?(自学6~9自然段,准备说服老师)。

3、学生根据自学所掌握的知识或已有知识说服老师。

(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内容来“说服”老师,但是不要照着书读答。)

4、适时归纳:

由此看来,宇航员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板书:精心保护)这是因为这美丽可爱,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理解题目的含义:这句话是告诫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我们再一起朗读一下课题。

5、理解课题:课题中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其实课文的第九自然段都写出来了,朗读第九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深化认识

1、讨论交流人类保护地球的做法或设想。

2、介绍家乡环保的情况或本班、本人的实际行动。

五、布置作业

完成一项调查报告:调查周边存在的环保问题,想想如何解决,写篇短文,邮寄给有关部门或领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清晨
雾的天堂
假如我有一枝神笔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喜欢家乡的李子
春姑娘
赏月
静夜思
红泡泡 蓝泡泡、
小水珠
我喜欢的路
我想要快乐
妈妈,您辛苦了
四季
我的愿望
宪法:从政治法到治政法(1)论文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宪法适用问题研究(1)论文
《隐藏的宪法》:林肯与美国民主(1)论文
制度层面的合宪性限定解释(1)论文
德国法律的宪法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论文
论人权关怀下宪法解释程序对宪政秩序的塑造(1)论文
民生问题的宪法权利之维(1)论文
论宪法能力(1)论文
论宪法和民法的关系(1)论文
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论文
局部法治的地域资源-转型期“先行法治化”现象解读(1)论文
渐进宪政的梦魇-对宪政渐进之路的反思(1)论文
民国时期人权的宪法保障(1)论文
美、德、日实施宪法公共利益条款之比较研究(1)论文
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下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1)论文
《鸟的天堂》课文题解
榕树
《鸟的天堂》课文解读
《鸟的天堂》近义词反义词
《鸟的天堂》写作特点
《鸟的天堂》词语造句
《鸟的天堂》内容分析
关于“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相关链接
《鸟的天堂》学习要点
关于广东新会的“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结构分析
《鸟的天堂》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鸟的天堂》词义辨析
让我们一同闯关──《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