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评:引导学生解题质疑,直奔主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评: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与苏珊是怎样进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对苏珊的依赖之情是怎样产生,有助于下文提炼苏珊有耐心有爱心地帮助孩子的品质。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⑴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⑵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⑶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⑷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5、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评:“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动的词句来学习课文,感受苏珊的美好心灵,让孩子明白用心灵倾听能给他人带去帮助,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当一个倾听者。
四、总结全文
虽然苏珊是问讯台里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她能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希望孩子们也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声讯台,这些声讯台良莠不齐。有的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有不少声讯台以赚钱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渠道。
【全课评析】
这是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这样做给他人带来了什么好处?由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 让自己领导自己
- 爸爸
- 军队的生活,真让我着迷
- 拐弯的路口
- 我的理想
- 学会生存
- 仿写《生活是多么广阔》
- 第一次拔牙
- 我和姥姥的对话
- 蚊子是怎样诞生的
- 槐花情
- 税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我与琵琶有约会
- 水精灵
- 对我国刑事证据收集规则的反思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先秦儒学的开展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 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上)
- 浅谈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试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详细内容
-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详细内容
- 《灵知派经书》与隐微的教诲
- 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
- 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概览详细内容
- 滋味说探源
-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详细内容
- 元杂剧的“宾白”与“表白”
- 孤独·疏离·悬置
- 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之我见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 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专制思想
- 《用心灵去倾听》综合资料
- 《用心灵去倾听》难点解析
- 《用心灵去倾听》结构分析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3
- 《唯一的听众》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故事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6
-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补写
- 《唯一的听众》有感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2
- 《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7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1